【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點名批評食物環境衛生署未妥善處理市民投訴。公署提到去年兩宗食物投訴個案,包括投訴白焯蝦上有一條黑色、會移動類似蠕蟲物體,但食環署終以未能鑑定是什麼生物而未有檢控;另一宗巿民投訴油麥菜有殘餘農藥,食環署因內部溝通問題亦未有檢控。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市民大眾的食物安全需要政府把關,公署發現食環署沒盡把關責任,在考慮是否檢控時過於草率馬虎,表現令人失望,敦促食環署正視問題,作出改善。 食署:新設小組處理食安個案 食環署回應稱,接受公署的建議,並已採取措施全力改善食物投訴個案處理的機制。為完善食物投訴個案處理的機制,食環署轄下食物安全中心去年7月已成立「食物投訴風險分析小組」,由首長級人員領導,每日處理由投訴組和各區衛生督察轉介的問題個案,全面考慮和分析有關個案的食物安全風險。 3部門皆未能確定「蠕蟲」物種 在「白焯蝦事件」中,申訴專員公署指投訴人到酒樓晚膳,發現白焯蝦上有一條類似蠕蟲物體。食環署找食環署防治蟲鼠事務組、政府化驗所,以及漁護署生物多樣性護理科一名護理主任化驗及鑑定(見表),指多個「專家」皆未能確定那是何種生物,又指「不能排除事涉物源自蝦的本身」,故沒有足夠證據提出檢控。 公署認為,向投訴組提供意見者恐怕都未必是蠕蟲類生物專家,批評該組未有盡力安排適切鑑定。公署又稱,食環署作為食物安全把關者,理應盡力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如請專上學院有關權威鑑定涉事物體,又批評投訴組指 「不能排除涉事物源自蝦的本身」是「違反常理」,令人難以接受。 油麥菜農藥超標 投訴組只警告 另一宗「油麥菜事件」,投訴人從一銷售商購買了兩斤油麥菜,懷疑菜上沾有疑似殘餘農藥,向食環署投訴。食環署食安中心評估組的風險評估報告,指「不能排除對一般攝入量和高攝入量人士的健康產生慢性不良影響」,但投訴組認為評估組沒明確指出售賣涉事油麥菜可否視作觸犯規例或條例,故決定不檢控,而只發警告信。 公署認為,評估組的風險評估已充分顯示油麥菜除害劑殘餘量超出「安全參考值」,投訴組理應根據該報告考慮檢控銷售商。公署批評,食環署考慮是否檢控的過程過於草率和馬虎,只向該銷售商發出所謂「警告信」,屬無用之舉。公署認為食環署現有執法制度不足以全面保障市民健康,亟需檢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