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_缺了一條「腿」,你會怎樣處理?今時今日「買」和「棄」都太方便。「壞一點就扔!其實花點工夫,就可將它(舊家具)『救番生』。」「木碎好少年」成員阿帥說。80後阿帥和90後阿樂2015年初在葵芳的工廠大廈開設工作坊,從垃圾站撿拾的碎木塊、舊木板、紅酒箱,以及颱風後塌樹的樹幹,都是他們的素材。「我們嘗試將木碎(的價值)『榨乾榨淨』,物盡其用」。 阿樂說,他們最初選用木碎的原因是無錢,唯有「執」材料。「街上的紙和鐵會有人爭,木頭則無人問津。」阿帥補充:「曾有清潔大姐說附近工廈晚晚有鋼琴扔出來,被人拆散,鐵線被拿去賣錢,剩下的木頭無人要,我們拾回兩副琴鍵。」他們還拾獲3張完好的琴_,各自的工作^都是撿回來的。今日那些琴鍵、琴槌,都融入或將成為阿帥的手作部分。阿樂說,撿回來的家具已有「形」,「要多思考再創作」。 近日兩人為參加12月於母校香港兆基創意書院舉辦的「nomad nomad×九龍城書節」市集趕工,這是「木碎好少年」第一次面向公眾。阿樂說,參加市集最主要原因是無錢,開工作室,要錢交租。阿樂平日會接木工散工,阿帥則兼職西餐廳廚師幫補收入。他們希望在市集賣出作品、讓更多人認識外,也想認識志同道合者,建立人脈。 買家自訂售價 拒既定價值觀 會否擔心作品曲高和寡,太抽象,無人懂?兩人笑說歡迎大家到市集找他們「吹水」多作了解。他們正考慮採取自由定價,由買家給予藝術品「價值」。社會價值觀趨功利、講實用,從事藝術被認為「搵唔到食」。阿樂和阿帥正面對這些壓力,但他們認為自己正在做想做及喜歡做的「正經」事。阿樂說,社會不能只有一套價值觀,「這樣好悶」,他們希望在市集傳遞這種生活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