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報》2015年8月報道,全港過去5年至少129棵樹感染褐根病,43棵為古樹,28棵已移除。受感染的樹木病徵不明顯,巡查時易走漏眼,到樹木倒塌才化驗找原因已太遲。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認為政府應做好預防,如加強訓練巡查人員辨認形成褐根病的真菌外貌,為懷疑染病的樹木化驗等。
公私地樹均受法例保障
本港樹木受法例保護,包括《林區及郊區條例》、《郊野公園條例》、《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古物及古蹟條例》等。政府在1970年代中期起,分別在土地契約加入「樹木保育條款」和「園境條款」,任何人移樹或修剪樹木須獲地政總署同意。而私人地段業主有責任妥善護養物業範圍內的樹木,有違者地政總署會採取跟進行動,如要求業主補償種樹或繳付補價等。
自2004年起,政府於全港選定500多棵包括珍貴、稀有的樹木品種;具有文化、歷史意義;樹齡超過100年等的樹木列入《古樹名木冊》。
路政署2015年8月突斬去半山般咸道4棵石牆樹,惹起爭議。發展局其後擬修訂現行《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包括規定樹木管理部門在非緊急情G下移除有潛在危險的古樹前,須進行「敏感度分析」——盡量在合理可行下回應公眾對樹木可能被移除的關注。當局強調斬樹最大考慮是公眾安全,屬專業決定,但承認有時候「專業與公眾期望是兩回事」。
香港人口稠密,城市發展急速,碳排放量多,而「綠化」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樹木透過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釋出氧氣,改善空氣質素,有利公眾健康。另外部分樹木成為該區的地標,如「錦田樹屋」的老榕樹纏蚇j屋而生,堪稱獨一無二,是該區地標。
■相關概念
生態保育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生活素質 (quality of life)
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錦田樹屋」的老榕樹面對什麼問題?
2. 樹木對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有哪些正面影響?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1. 〈我們為何需要樹〉,《明報.通通識》,時事議題,2015.09.24
2. 康文署古樹名木冊:ovt.lcsd.gov.hk/ovt/intro.jsp?lang=b5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51130BO.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