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考察:潮州看廣濟橋
【明報專訊】潮州有一民謠:「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意思指到廣東省如果不到潮州,等於枉費旅程。潮州遍佈江河,不但魚獲豐富,當地的廣濟橋更是古時重要的交通要道。
民謠的後句為「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當中的「橋」就是指在潮州市湘橋區潮州古城東門外韓江上,名為「廣濟橋」的古橋,又稱作「湘子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廣濟橋是古代潮州人橫跨廣東省第二大河流韓江的交通要道,也是附近江西、福建、廣東旅客及商人旅途上的重要通道。
廣濟橋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建築風格而聞名,十八梭船即18艘船,「洲」即橋墩。橋上有23個橋墩,惟由於古人喜歡雙數,故把23個橋墩稱為「廿四洲」。橋墩分為左右兩邊,18艘船於兩邊橋墩中央連接成浮橋,當進入潮漲期,中間的船會移走及騰出中間的位置,方便船在韓江上航行,使古橋能公路水路兩用,是中國第一座的啟閉式橋樑。
橋墩上的亭台樓閣,以及橋上琳瑯滿目的楹聯、詩詞書畫,亦成為廣濟橋景色之一。
潮州菜之鄉
中國國家烹飪協會於2004年授予潮州市「中國潮州菜之鄉」稱號。潮州菜可追溯到唐朝,是潮州文化之一。潮州菜的食材主要為魚及海鮮,這與當地地理位置有關,潮州近海,市內亦有河,水產豐富,故當地人以魚鮮為主食,鹹水魚主要吃馬鮫魚,淡水則主要吃烏頭,除魚類,帶子、蝦、蟹等海鮮也是潮州常用食材。
常見潮州菜式亦包括厚菇芥菜、金瓜芋泥等,當地有名的菜式「護國菜」,其主要材料為番薯葉。相傳在南宋末年,宋帝昺被元兵所逼逃至潮州一座小寺廟。寺僧見宋帝昺疲乏飢渴,偏偏寺中卻沒有食材,只好將番薯葉製作成湯羹獻給宋帝昺吃,怎料皇帝吃後讚不絕口,並把此菜式賜名為「護國菜」。
(主要學習重點:人民生活的轉變與提升)
■知識增益
梅龍高鐵通車 深圳個半鐘達梅州
廣東梅龍高鐵(梅州至龍川)2024年9月通車,將大幅壓縮梅州至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交通時間,包括梅州至廣州東、深圳北站分別最快1小時47分、1小時36分可達。通車後,列車最高時速350公里,鐵路部門將按照日常線、高峰線安排列車服務,每日開最多62列高鐵列車。
梅龍高鐵開通運營後,與周邊多條區域高鐵線構成環線高鐵,輻射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河源、梅州、揭陽、潮州、汕頭、汕尾等多座城市,廣州南站至廣州東站、汕頭站至汕頭站將各設兩列環線動車組列車,旅客可按需要「分段乘坐」,進一步促進沿線城市人員交流和經濟互動。
●考察問卷
1. 你對潮州有多少認識?
1 2 3 4 5
2. 就你所知,潮州市如何保育廣濟橋?
3. 廣濟橋如何反映中華傳統文化?試分享你的看法。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