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解碼:ChatGPT
【明報專訊】ChatGPT是什麼?
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於2022年底推出ChatGPT。ChatGPT屬生成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聊天機械人系統,主要透過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模型分析大數據,當用戶以文字輸入提問或敘述時,ChatGPT會分析文本的意涵,再輸出結果給用戶。
除了基本對談和搜尋資料,ChatGPT亦具備問答解惑、產生程式碼和除錯,甚至有撰寫論文、小說及劇本等能力。現階段ChatGPT開放予所有人免費使用,不少文字工作者、工程師及學生運用該平台,自動生成文章摘要、製作表格、翻譯或除錯程式碼。
為何有大學禁用ChatGPT寫文?
生成AI可能傳播不實資訊,或輕易避過篩查軟件,可能被濫用於作弊或剽竊,因而引起教育界憂慮。澳洲2023年1月爆出有學生以ChatGPT撰寫論文作弊,大部分省份已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不少大學教師要求學生親身說明作業的構思過程,以杜絕作弊。OpenAI早前推出辨識AI生成文章的軟件回應疑慮,但效用仍有待證實。
香港大學副校長何立仁(Ian Holliday)2023年2月17日向師生發電郵,先形容ChatGPT為「使全球教育界震盪」(shaking up global education)的語言模型,校方頒布短期措施,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完成課程作業、評估等計算學分的項目,如要豁免須獲導師書面同意,若有懷疑違規,會視作潛在抄襲個案處理。香港科技大學則准教員針對課程及評估性質,選擇全面禁止、部分限制或不限制使用生成人工智能工具。
香港資訊科技界對上述措施有何看法?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李勁華稱,幫助辨別文章是否由AI機械人撰寫的工具不一定準確,即使是AI生成的文章,經人手稍微修改就有可能避過辨別工具,形容港大的禁令「就好似20年前說不准用Google做功課」。他認為學生或能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把功課「做好些」,因擔心被濫用而一刀切禁止,未必是最好做法。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形容AI機械人流行之迅速「同COVID一樣快」,認為學校限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免學生失去學習過程,做法可以理解。他提醒這些AI機械人提供的資訊未必準確,不可盡信,「危險的是它可能會告訴你1+1等於3。Google尚且可以一次過提供多個不同來源的不同結果,但它只會提供一個答案,而用家不會知道它是錯的」。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