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製衣基地變新市場 香港品牌灣區Catwalk
【明報專訊】過去內地與香港時裝關係更傾向製衣合作,不過近年內地對時尚品的追求,成為香港時裝設計的新市場。本月中旬,「FASHION FORCE大灣區時尚力聯合秀」亮相2022廣東時裝周春季活動,演繹港澳時裝品牌作品。由香港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舉辦的慶回歸活動「FASHION BOND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也先後在灣區多個城市展出香港設計師作品,為香港服裝品牌打開灣區市場。
明報記者 林迎
說起來,香港時裝設計師在國際時裝界早已闖出名堂,去年巴黎時裝周(Paris Fashion Week),香港3個時裝品牌PabePabe、PONDER.ER及VANN獲邀展示其作品。但除了海外市場,這些年也有愈來愈多香港設計師關注內地,據貿發局一項調查,去年中國首次超越歐盟,成為香港第二大服裝出口市場。
慶回歸活動 巡迴5市行貓步
「FASHION FORCE大灣區時尚力聯合秀」和「FASHION BOND大灣區時尚聯結巡展」均由香港非營利時裝推廣機構Fashion Farm Foundation(FFF)策劃,是「大灣區—時尚躍進 Fashion Forward GBA 2022」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FFF項目總監楊錦淮表示,這是時裝業界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重點活動,也是第二次將香港設計師作品引入大灣區推介。聯合秀還會和三大官方時裝展合作,除了廣東時裝周,還包括7月的「2022時尚深圳展」及9月的香港國際時尚匯展。聯結巡展則邀請超過20個大灣區內獨立時裝設計品牌,以及6所設計院校,合計展出67件作品。
盼成融合起點 港創意+粵產鏈
「我們不刻意分開香港設計師或是內地設計師,全部作品都是按展覽效果擺放,象徵大家一起融合,做好大灣區的設計。」FFF項目經理龔建艦說。展覽已於4月及5月在廣州和珠海橫琴舉辦,6月至7月移師佛山和深圳,9月回到香港,是一個貫穿7.1回歸的大型巡迴展。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劉嶽屏說,本次活動是香港第五波疫情以來登陸灣區的首個時尚活動,來之不易,「這次活動應該會成為我們灣區融合的一個新起點。在推動大灣區建設的熱潮下,香港的設計創意優勢與內地的產業鏈合作優勢將更加明顯,成果轉化將更加高效」。
疫下少外出需求減 開網站幫助小
「大灣區的時裝產業早就在那堙C」龔建艦稱,香港時裝設計師過去以珠三角為製衣基地,又因大灣區不像上海是中國傳統的時尚之都,更未及巴黎、米蘭、紐約的時尚國際化,所以香港設計師在大灣區設立工作室不多,品牌只是初起步,市場更有待開發。而此次展覽可說是大灣區設計力量的聯合,院校作品既鼓勵大眾欣賞年輕人才原創及獨特的藝術觸覺,亦為學生打開未來職業道路。
疫情令時裝相關活動一再延期,港澳與內地設計師難以聚首,也沒法直接接觸買家,交易都改為線上。「疫情令香港時裝業遭遇困難,但並無被時常提及,因為它不是麵包,對經濟的重要性不如餐飲業或者旅遊業。」楊錦淮透露,香港時裝業受疫情打擊很大,他認識的香港設計師不少過去一年零收入,只能「食自己」。
再者,香港「限聚令」禁堂食,市民又居家辦公,外出機會減少,打扮買衫需求減低。楊錦淮表示,設計師品牌的服裝動輒幾千元一件,顧客往往要親眼看過試過才肯購買,即使設計師有開網店,目標客戶的消費習慣卻很難從線下轉為線上。
封關礙製衣 不少設計師搬滬深
以楊錦淮所了解,有10%至20%設計師已搬到上海或深圳,主要是為了工作方便。例如需與服裝廠家確認面料、打樣,但封關之下「無理由快遞寄來寄去」。這次FFF在大灣區辦活動,亦是希望嘗試為香港時裝業在大灣區帶來更多機會,但楊錦淮也承認,封關令香港設計師不能親身到場,少了面對面交流,效果可能打折扣。
龔建艦則認為,活動有助香港設計師更全面認識大灣區,不要像過往那樣「單向」地只知製衣,「市場有沒有可能?進駐商場有沒有可能?或者香港設計師可以更全面地與大灣區融合」。他還稱,交流活動不會在2022年止步,明後年亦可能有後續,疫情過去後情G或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