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中」 教局「人權教育」資源下架 舊內容建議研習示威新聞 局方:毋須過度猜測
【明報專訊】教育局去年推出《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刪走舊架構期望學生「尊重人權」字眼,稱沒刪去人權教育的學習元素。本報發現載列於教育局價值觀教育網頁的「人權教育」學與教資源,近日已被移除,標示為「更新中」,暫未見有新版本。已被移除的網頁內容,以「認識人權」為題,列出教學活動建議,以立法會大樓、遮打花園等為考察點,學生分組蒐集請願示威新聞剪報,研習為何集會者提出訴求等問題。有中學校長認為,佔中及反修例事件後不宜再設相關內容,應教學生表達方式並非只有示威遊行一種。
教育局回覆本報稱,網頁清楚標示「人權教育」資源正進行更新工作,「毋須過度猜測」。局方又稱,去年公布的架構,於各學習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期望,蘊含與人權教育相關內容,局方會因應主題,適當發展不同學習材料,並上載網頁,支援學校推行價值觀教育,亦會適時更新以往學與教資源。至於將更新哪些部分,日後建議學生如何探討「自由」,教育局沒回覆。
翻查去年3月庫存頁面,教育局於網站的4個關鍵項目欄目,下設價值觀教育(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的學與教資源,除「國民教育」、「《憲法》和《基本法》教育」,亦設「人權教育」等分頁。本報近日發現,無法再在學與教資源版面直接按進和瀏覽「人權教育」內容,該欄亦標明更新中。
原倡參加《城壇》「進一步探討自由」
本報以庫存頁面翻查被移除的內容,資源以「認識人權」為題,引言稱人權的概念包括生存、自由、平等、尊重,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鼓勵學生多討論和反思。其中建議為高小和初中學生設計虛擬考察點,如立法會大樓、遮打花園、政府總部等(見表),建議教師展示照片,學生觀看網上資源後,分組蒐集一段特定時間內關於請願示威的新聞剪報、圖片、社評、電子媒體廣播或時事討論節目;又舉例可研習不同問題,包括為何請願者選於該地和該時間請願、集會者為何有該些訴求、集會秩序如何。
該版面又提到,學校可考慮帶領學生參加香港電台直播時事論壇節目《城市論壇》,指出可「與學生進一步探討『自由』的概念」。該節目自去年「放暑假」後無確實復播日期。
校長:要教學生表達方式不止遊行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稱,認識人權本身沒問題,但認為經歷2014年佔中事件和2019年反修例事件後,不宜再在學與教資源列出請願遞信的熱門地,「更毋須展示什麼圖片」。他認為,要教學生表達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寫信、約見議員和官員,並非只有示威遊行。他又說,庫存頁面所提的「城市論壇」雖已結束,但仍有不同電台、報刊可發表言論,希望大家可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