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新聞:20新大學籌建 8所與港澳合辦
【明報專訊】國家教育部早前發文,「不支持也不鼓勵」內地大學「異地辦學」,但港澳的大學不僅不受此限,而且向大灣區的擴張步伐愈來愈快。近年來,大灣區內地9市有20所新大學籌建或動工,其中8所與港澳合作辦學。
2020年,由教育部和廣東省印發的《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大灣區要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湧現出若干具有強烈前瞻性、創新性和國際眼光的戰略科學家群體,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科學成果,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和創新發展的先進典範。
此後,大灣區內地9市有20所新大學籌建或動工,其中8所與港澳合作辦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於今年9月開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亦將於明年招生。最早進入內地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則於去年新增醫學院、音樂學院及多個專業。
合建實驗室 爭2025建成40間
除合作辦學外,深圳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間大學與港大、科大、理大、城大、浸大、中大、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分別合建實驗室。《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更提出,爭取到2025年要建成40間粵港澳聯合實驗室。
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副主席林至穎2021年曾就大灣區大學建設交提案,強調開放辦學的重要。他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強調融合發展,而辦好大灣區大學也要集中整個灣區的力量。東莞有製造優勢,深圳有科技創新優勢,香港則能夠配套全球創新資源,只有通過合力辦學,大灣區大學才能真正成為「最強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