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灣區三年」專題:中銀:北向通多年輕人 南向通九成新客
【明報專訊】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文表示,去年10月啟動的跨境理財通是公司其中一個業務重點,中銀香港在南、北向通的開戶數量,一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過去3個月數據顯示,北向通客戶較多為年輕人及資產淨值較高,南向通則接近九成都是全新客戶,反映產品具頗大吸引力。此外,無論是南北向通客戶,都偏好於投資人民幣產品,北向通有接近八成客戶都是購買理財產品,包括人幣存款、短年期及低門檻的固定收益產品;南向通客戶則偏好中低風險的股債混合基金。他表示,目前中銀香港提供超過100隻基金,未來會持續豐富產品內容,以配合市場氣氛及變化。
兩地均偏好投資人民幣產品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數據顯示,2021年12月跨境理財通新增開戶人數及交易金額,均較11月下降,陳文解釋,跨境理財通推出初期已醞釀一定需求,因此10月時開戶數量較多。雖然近日開戶數量投資減少,但看到仍有持續需求,數字上仍錄得增長,只是增長略放緩,不應將近日數字與10月時比較。
「理財通是全新體制,無論市場或客戶都需要時間理解,加上近日市G走勢波動,都影響投資者資金調配。」陳文續稱,近日投資數字亦反映理財通自主度較大,客戶以按個人投資節奏、對市場判斷再作投放。對於開戶及投資數字下降,香港有不少銀行及企業都希望監管機構可以降低監管門檻,陳文表示,早前監管機構作出優化,包括向香港銀行公會澄清,讓內地客戶在開立理財通後檢視產品清單,大大減少銀行憂慮。
此外,不少理財通的零售投資者都是首次跨境投資,因此中銀香港向有關當局建議,可進一步優化便利開戶配套、客戶開戶流程改善、投資產品選擇風險、題材進一步放寬。他透露,建議已獲當局積極回應,並相信理財通會在未來幾年越趨成熟,產品會持續推進及完善。
推多類服務 助港人融入灣區生活圈
跨境理財通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部分,回望過去3年,陳文表示,中銀香港推出多類服務配合居民需求,協助加快融入大灣區生活圈。
首先,內地多年前已使用無現金支付,採用不同平台的電子錢包。港人要申請使用,必須持有內地銀行戶口才可以綁定這些電子工具。中銀香港在2019年3月推出「大灣區開易」服務,是全香港唯一一家足不出港,就可以開立內地銀行帳戶的企業。在港成功開立戶口後,就可以綁定內地主流電子支付平台。
其次,陳文表示看到不少港人熱中於在大灣區城市包括中山、珠海及肇慶等地置業,故推出「大灣區置業易」服務。「昔日,港人如要在內地置業,必須在內地銀行辦理手續,目前中銀香港與內地發展商合作,利用香港按揭手續辦理內地樓宇按揭,並可以用港元供款。」其他手續如辦理房產證等程序,中銀香港會與內地中國銀行進一步簡化手續。
陳文特別提到,不少在港工作的內地人,需要將薪金匯款到內地,因此早前推出「薪金直匯」服務。若要將港元匯款自內地,會有8萬元上限的資金限制,若採用薪金直匯服務並完成相關條件審查,就不會再受資金限制。此外,BOC Pay手機應用程式亦可進行貨幣轉換。其他服務包括有協助年輕人前往內地發展的「大灣區青年咭信用卡」。以上多項舉措,都有助港人在生活及經濟層面上迅速融入內地。
[活在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