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院另一樽頸:致電患者人手未加夠
【明報專訊】大批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的患者在家久等多日未被隔離,背後除了救護車接送出現樽頸,還有衛生防護中心的聯絡樽頸。衛生防護中心發現有人染疫,會先致電了解其行蹤、決定其密切接觸者等,並安排送院。近日染疫人數每日破千,有衛生署中人透露,該中心負責聯絡患者的團隊人手不夠,雖然署方已抽調數十人幫忙聯絡,並已24小時運作,仍難應付急增的個案。衛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昨表示,在第五波疫情下,各個組別都已增加人手。
有衛生署中人透露,近日陽性個案飈升,署內最缺人的是追蹤及聯絡染疫者的團隊。他解釋,當有個案驗出陽性,第一步是由衛生防護中心致電聯絡染疫者,詢問其初步情况、行蹤及接觸者等,以釐清有什麼人屬密切接觸者,並與醫管局協調接走患者到不同設施隔離,亦會交相關個案予個案追蹤辦公室調查患者的詳細行蹤。
已增數十人 24小時運作
他說,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負責聯絡患者的團隊約有20人,因應疫情急升,衛生署內部已從不同部門調配人手增援,例如減少老人科、牙科等,調配人手協助聯絡患者,暫時約徵召了數十人,同事已輪班24小時運作,不斷打電話給染疫者,即使加班也暫不能補假,但仍難以應付近日每日過千宗個案。
現時位於啟德和旺角的個案追蹤辦公室主要由紀律部隊負責追蹤患者詳細行蹤,被問及能否參考個案追蹤辦公室、找「外援」協助聯絡患者,該衛生署中人說,負責聯絡患者的職員雖然不用很多醫學知識,但需有流行病學知識,並要熟悉指引,懂得判斷何為密切接觸者。
徐樂堅昨稱,當發現陽性個案,第一步會了解患者本地出行歷史、在不同地方的暴露情况等,決定有什麼人是密切接觸者,並與醫院安排送院。他說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或要家居檢疫,會有另一組同事聯絡家居檢疫者,告知會有人送檢疫包等到其家中,之後會有其他同事不時聯絡檢疫者,了解檢疫情况,包括快速測試結果等。徐又說,因應第五波疫情,不同組別都已增相關人手。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