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言語治療擬續網上實習 疫下需求 僱主重遠程治療能力
【明報專訊】幼兒吞嚥困難、學童發音不清,以至成人有口吃問題等,均可尋求言語治療師協助。中文大學2018年開辦言語語言病理理學碩士課程,首屆畢業生已於7月畢業。兩年制課程包括到診所實習,惟疫情持續,學生上學期需透過視像為病人遠程治療。校方發現即使隔蚨溯鶠A治療效果仍理想,有僱主亦反映會考慮求職者能否使用遠程治療,長遠校方擬以網上加實體的臨H實習訓練學生。
以往家長未必抽空會面
轉網上父母可參與治療
中大首屆課程共有29名畢業生,持語言學學士學位、現職言語治療師的黃凱怡是其中之一。年初受疫情影響,學校安排學生轉為網上實習,遠程為病人提供治療。黃凱怡試過在網上為口吃的兒童提供治療,她說以往家長未必能抽空與子女一同接受治療,惟轉為網上後,家長在家就能與她會面,學習改善子女說話問題的技巧,繼而輔助子女練習。
中大:疫後或保留混合實習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羅家東總結上學期經驗,認為遠程治療效果與實體形式相若,部分家長反映遠程治療節省帶子女前往診所的時間,校方會考慮日後即使疫情消退,仍為學生安排網上加實體混合模式臨H實習。
本港共4間大學提供言語治療師培訓課程(見表),中大課程是唯一隸屬醫學院,特色之一是採用醫科執業試常用的「客觀結構化臨H考試」,該試在臨H實習前進行,一場考試設多個試題站,學生須巡迴多站考核,測試他們斷症、建議治療方案等臨H技巧。之後學生會到診所實習,處理兒童和成人有關溝通及吞嚥障礙的個案,畢業前完成至少300小時實習。
首屆畢學生九成受聘
平均月薪3.4萬
政府近年增撥資源以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包括教育局上學年起分3學年加強公營中小學相關服務,以兩校一組聘請常額言語治療師;社署自2018/19財政年度起增撥資源為安老服務單位提供言語治療服務。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副教授李月裳認為,市場對言語治療師未飽和,料在可見未來畢業生求職沒大問題。至於中大課程首屆畢業生,截至8月中逾九成半獲聘,平均月薪約3.4萬元。
中大課程每兩年招生一次,今學年第二屆收到402人申請,取錄45人,李月裳說,為保課程質素故隔年收生,首兩屆學生人數分別不多於50。她又說顧及實習時導師難兼顧太多學生,故學額有限,但倘將來能增聘導師,或可考慮增加課程收生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