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去年發言,猴子是理想的腦科學動物模型,利用中國在非人靈長類腦科學研究方面的領先優勢,讓中國領跑腦科學研究。
放大
 

其他新聞
免疫力較弱者接種疫苗 醫生指難完全不染痲疹
保守黨魁熙爾狠批杜魯多 對華禁運芥花籽不夠強硬
中美貿談獲進展不利加國
大溫油價見169.9新高
安省加油泵將強制貼徵碳稅影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猴腦植入人腦基因 工作記憶能力提高
對老年失智等腦疾病研究甚重要

【明報專訊】中國科學家日前培育出11隻攜有人類基因的恒河猴,並指這些猴子的大腦發育表現出接近人類大腦發育的特徵,再次在國際間引發倫理爭議。

綜合美國之音中文網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最近宣布,該所與多個研究團隊合作,首次建構了攜帶人類MCPH1基因複製的基因改造恒河猴模型,獲得11隻基因改造猴。

中國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基因可能塑造了人類大腦發育的某些特性,例如與非人靈長類動物相比,人腦發育時間有更長的「幼態持續」現象,進而形成了更高級的智力。

研究人員說,核磁共振腦影像分析顯示,這些攜帶人類MCPH1基因的基因改造猴存在類似人類的神經細胞與神經網路成熟延遲的現象。

此外,相對於野生猴,基因改造猴工作記憶能力「明顯提高」,說明大腦發育延緩可能提升了基因改造猴的智力。

中科院的聲明說,這項研究成果「顯示了轉基因(基因改造)猴模型對研究人類起源以及人類特有腦疾病(如老年失智等)的重要價值」。這項研究稍早時發表於中國的英文綜述性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但是,包括這項研究共同作者在內的科學家,對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和倫理都提出懷疑和批評。

美國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說,這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猴子只有5隻存活,對於「牠們大腦大小和記憶力是否與一般猴子不同」的問題,很難得出確切結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專家史丹納(Martin Styner)表示,研究者還未能找到願意發表這一報告的西方科學期刊。

他說,這項研究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向」,「我們創造了一種和牠本來樣子不同的動物。當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我們必須很好地理解我們希望學到什麼、去幫助社會,但這裏的情況並非如此」。

有科學家認為,人類基因永遠都不應移植到猿類身上,因為二者太過相似。

這項實驗的主要發起人宿兵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說,他將創造出更多這樣的基因改造猴,並已開始培育攜帶另一種人類特有基因SRGAP2C的基因改造猴。

此前,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去年曾以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全球首例基因組永久改變的雙胞胎女嬰,在國際間引發巨大爭議。外電報道,來自7國的頂尖科學家和倫理學家不久前要求全球暫時禁止這類操控生殖細胞基因的行為。

 
 
今日相關新聞
猴腦植入人腦基因 工作記憶能力提高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