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重開的星光大道有多部主打本地或手工品牌的流動銷售車,其中近麥兜銅像的「+HK香港有禮」以紙雕藝術品作招徠。該店的兩名80後創辦人黃文翰(Joe)和李德駿(Jerry)7、8年前開始與社企「懷智匡業」合作,他們說星光大道銷售車是「實驗區」,鼓勵智障或自閉症等殘疾人士由以往於幕後負責組裝,走到幕前銷售,做到商界與社企共融。 僱員:以往只做清潔沒空間 「+HK香港有禮」聘請了6名殘疾者,包括智障、自閉症患者,他們每天輪更工作,每更約4小時,每周上班三四日,時薪40元,部分能以普通話對答。31歲的雪盈有輕度智障,她說在「+HK香港有禮」工作較以往開心,「(以往)只是做清潔,沒有空間」。她起初不太適應銷售工作,站得久也疲累,但感激其他員工包容,並體諒其表現,「最開心是能認識不同顧客」。 該店創辦人Joe和Jerry大學畢業後「打工」一年便裸辭,每人投資1萬元創業,以「香港設計」、「香港生產」和「香港文化」作為產品理念。Jerry說,以往產品均由庇護工場的殘疾人士組裝和包裝,冀透過星光大道的實體店鼓勵他們跳出幕後,「賺錢之外亦想幫助弱勢社群,若只顧搵錢,是無法可持續發展」。他指開業數天的生意額已較預期多一兩成,但做今趟「實驗」確有風險,幸好沒遇上歧視,更有意想不到的成效,「有時是他們(殘疾者)照顧我們,他們會主動向顧客推銷,顧客以為他們是一般人」。 「讓顧客知道殘疾者有份製作」 戲棚、雪糕車、中式帆船、舊啟德機場等香港特色均是該店紙雕賀卡、模型的題材,Joe希望設計出香港的獨特手信,並讓顧客知道殘疾者有份製作,「以往很多公司訂做,但未必知道(產品)出自庇護工場(學員)的手」。 社企「懷智匡業」負責該店招聘和協調人力資源,項目主任周曉晴表示,以往殘疾人士多從事抹車、倒垃圾、在工廠貼標籤等工作,鮮有僱主聘請大量殘疾人士,「教他們看更表、如何到達工作地點,已非易事」。他認為今次除可加強殘疾人士的自信心和經驗,亦能感受僱主的包容和愛,「有一次他們覺得冷,老闆立刻買了發熱背心給他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