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流感疫情持續,公立醫院病房爆滿。醫生組織「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圖)昨日提出,本港應恢復回歸前免試承認英聯邦醫生資歷的做法,以解決人手不足,他承認「有風險」,但「非常時期應用非常策略」。前線醫生聯盟不同意有關建議,指海外醫生可透過有限度註冊免試來港執業,問題在於醫管局工作環境令人卻步。 促停150單程證 循人口政策解決 現職屯門醫院的心臟專科醫生黃任匡昨出席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提出恢復免試承認英聯邦醫生的資歷,以解決醫生人手不足。他說本地醫生同樣受英聯邦制度的醫學訓練,與英聯邦醫生是「同門師兄弟」,理應最容易溝通及合作。 黃向本報表示,免試引入英聯邦醫生是「最簡單的第一步」,因回歸前一直沿用該做法,其後可考慮引入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的醫生。他承認此舉並非上策,只能短期用作應急。 此外,他在港台《千禧年代》要求政府立刻叫停每日150個單程證名額,他指並非歧視,而是要求政府從人口政策茪漶A解決醫療問題。 前線聯盟:或私人執業 未減公院壓力 前線醫生聯盟主席黃嘉恩認為,海外醫生已可透過有限度註冊免試來港在公立醫院工作;如免試承認資格,代表該海外醫生可直接在本地私人市場執業,未必可分擔公院壓力。 數據顯示,自2012至去年底,共有39名醫生透過有限度註冊在醫管局工作,當中10人仍在公營醫療服務;另外的29人中,5人沒有上班,其餘24人在醫管局平均工作2.2年。食物及衛生局表示,醫委會正研究豁免已通過醫生執業資格試、在醫管局以有限度註冊安排工作達3年的海外醫生的實習要求,增加來港誘因。 醫學會倡效星洲 承認指定院校 有熟悉醫管局內部運作人士表示,「英國殖民地的做法不一定對,現時已有專業標準(維持醫生水平)」,以劃一標準可避免惹上政治爭議,時代不同,「要用新智慧解決問題」。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則認為,以往承認英聯邦醫生是基於政治原因,建議參考新加坡做法,承認指定院校的醫科畢業生,但如何選定院校要再討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