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轄下18間中醫診所自今年4月起更換中藥顆粒供應商,由內地江陰天江藥業中標,並只提供單方中藥顆粒。有中醫學者認為臨H診治多採用單方及複方兩種中藥顆粒,絕少僅用單方,亦有中醫師憂只用單方顆粒會影響藥效。有議員質疑醫管局不應只以價錢作中標考慮條件。
明報記者 羅霈潁
醫局:符合法例質量要求才考慮標價
醫管局回覆本報稱,設既定機制採購中藥產品,會從市場上採購符合法例規管和品質要求的產品,藥物投標商及其產品須符合標書所載的法例、安全和質量要求,局方才會接受投標,進而考慮其標價。局方又指會定期檢視中藥產品招標項目,並會因應市場發展和臨H需要適時更新,中醫師會根據中醫理論及病人臨H情G處方合適中藥產品。惟醫管局沒回應為何只要求供應商提供單方顆粒,毋須複方顆粒。
醫管局與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在全港18區設包括中醫門診的教研中心,自2003年起陸續啟用,一直提供中藥顆粒,取代傳統藥材,多年來由香港藥廠「農本方」同時提供單方及複方顆粒。惟醫管局去年招標後,改由內地藥廠江陰天江藥業中標,今年4月起提供中藥顆粒。
2014年標書改只要求單方
據本報獲得文件,醫管局招標文件內以往一直要求供應商提供單方和複方顆粒,2014年起改為只要求提供單方顆粒。醫管局標書又列明只要投標者符合標書條件,即能提供醫管局要求的200多種中藥顆粒,則會以價低者得,意味其他因素如單方顆粒註冊與否等則非考慮條件。
學者:兩者同時提供較好
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H部主任卞兆祥解釋,中藥方分為單方及複方,單方即單一藥材,複方則是在古書記載或經研究後,由多種指定藥材煲製而成的湯藥,例如四君子湯、小柴胡湯等。他指出,中藥顆粒因此分單方和複方,製作時會按藥材及湯藥本身所需煎煮時間及步驟,例如複方顆粒便按複方湯藥「先煎後下」,保留中藥煎煮過程及藥效。
卞表示,中醫師在臨H診治時多數會單、複方並用,有時會直接開複方湯藥,或按照病人的情G及體質,再改良複方藥方,「如已有傳統古方(複方)適合病人的話,我們會直接用,又或者再加減藥材,例如六君子湯入面只有五味藥材適合該病人,那就不適合直接用複方,需用單方去配合其他複方」。他認為同時提供單方及複方顆粒,對醫師及病人而言都較好。
中醫:單方缺煎煮過程
註冊中醫關家倫則擔心,只用單方顆粒會影響藥效,「湯劑複方是藥材以水共煎而成,所用的藥材有分「先煎」、「後下」,如只用單方顆粒會缺少共同煎煮過程,只將不同藥材混合,療效可能會不同」。他舉例,具平肝熄風效用的複方「天麻u藤飲」中,石決明需先煎,u藤則屬後下,若該藥方只能以單方顆粒執藥,便不能先煎及後下。
有中藥行內人士稱,單方中藥顆粒的製作成本一般較複方低,且複方顆粒在港須註冊,過程須經多重檢測及手續等,增加行政成本。單方顆粒則屬原始藥材,不受《中醫藥條例》監管,亦不用註冊,估計醫管局為減中藥成本,故改招標規定。
衛署設系統監察所有中藥材
衛生署表示,據紀錄,江陰天江藥業的單味中藥配方顆粒沒註冊為中成藥。署方指設有市場監測系統以監察所有註冊中成藥及附表中藥材(包括單味中藥配方顆粒),包括定時巡查持牌中藥商,從批發及零售層面抽驗註冊中成藥(包括中藥顆粒)及中藥材,並作針對調查和檢驗,中醫師從中成藥批發商/ 製造商所購中成藥或從中藥材批發商所購中藥,已為現行制度下所規管及監察。
江陰天江藥業則指該公司中標的單方中藥配方顆粒有400餘品種,有計劃進行中藥複方註冊。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醫管局不應單以價錢作為中標條件,「藥物安全、有沒有達中醫要求等,有很多因素要考慮。不可能說只是價低者得,但你(投標公司)提供很差藥材,我都要收」。她指醫管局應諮詢中醫業意見,了解中醫師用單方及複方中藥顆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