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改革開放,中國引進外商,陸路是進入中國內地最便捷方法。1979年4月,中斷30年的廣九直通車從廣州出發,綠色鐵皮車呼嘯南下,入羅湖站後,港英鐵路局車長上車,續往南駛至九龍站終點。
林國樑是第二班直通車的「鐵路官」,自1979年起多次與中方車務員合作, 他回憶說:「中國的乘務員言語謹慎,但言談間聽到他們想打聽外面的情?。」車上風景,也是見證改革開放進程的場景之一,首批票務車長之一劉彩虹憶述:「當時很多港商生意失敗,在上面(內地)自殺了……都說中國『地大,勿博』,不要進去博。」
明報記者 李以莊
1911年開通的廣九直通車,即往來九龍與廣州的火車,逾百年來第一次全面停駛,是1941年日軍侵港;第二次停駛是1949年中共執政,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間的鐵幕在羅湖橋架起。至1978年底,中國宣布改革開放,翌年1月,鐵道部向國務院請示重開廣九直通車,獲鄧小平直接批示;同年3月,香港總督麥理浩訪京,同意直通車復駛,至4月,與解放軍軍服同色系的柴油火車,從廣州駛往九龍,恢復兩地鐵路往來。「那時候叫『皇帝車』……」劉彩虹說,但凡所有運轉中的列車遇上直通車搶道,必須讓行,「就算有人跳車,若無阻礙運行,照駛」。
「感中方乘務員想打聽外面情G」
其時,南下的直通車駛至羅湖站必須稍停,讓九廣鐵路局(九廣鐵路公司前身)的司機及鐵路官上車帶路、管理及查票。當年內地傳媒報道,中國鐵道部挑選直通車人員是「百堿D一」,原來港方亦然。「當時按年資及工作能力挑選。」林國樑說,自己當時屬資歷較深,獲委任為復駛後第二班直通車的運轉車長,職責是當列車於英界(香港段)時,負責車廂管理事宜,要與中方人員交接和合作,「中國乘務員言語謹慎,十分客氣,但因是首批列車走出外界,言談間聽到他們想打聽外面的情?」。
林國樑偶爾會向對方示好,但「送禮他們不收,小食勉強可以試鵅v。到站後,內地人員毫無機會外出,「出站有人『押』(帶)他們上小巴,直接去尖沙嘴宿舍,到開車時,又專車『押』回來」。隨荇氻敼徽鴃A規矩漸寬,回歸後「一國」概念下,內地人員抵港後可自由進出,「估計將來高鐵的人員甚或公安,也可自由出入境」。
港商北上失意 嘆「上面地大勿博」
1978年進入鐵路局的劉彩虹是政府第一批公開招聘的女車務員(屬公務員),她於1979年獲挑選為直通車票務車長,負責查票及管理車務。「早期的客以旅遊為主,後期較多回鄉探親和經商,當時(直通車)一票難求。」其時駐在車上的劉彩虹,記得改革開放之初一些港商的模樣,「進去做生意的,有些埋怨被騙,有的不懂手續,物資運入去了,轉不出來,見過不少頹唐商人,也聽說不少商人生意失敗自殺了」。她說,印象甚深的是︰「都說『中國,你去旅行算了』,上面『地大勿博』,不要進去博。」
2007年,兩鐵合併,「港鐵」取得九鐵列車服務及上蓋物業的50年租用期,「從前是『廣州』至『九龍』的『九龍站』,被港鐵食了,終點站變了『紅磡』」。現為港鐵員工的劉彩虹形容現時東鐵線「外行管內行」(見另稿),而「直通車」也失去過往「皇帝車」的重要性,「從前直通車一進入英界,所有事情我們管,哪像現在?把高鐵車廂一切管理權交予內地」。
(改革開放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