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其實人類也是動物,我們與其他動物關係密切,所以今次展覽以此為主題,通過藝術、科學、自然和社會角度探索動物世界」,城大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高級研究員鄭彩雲 (Carey)說。很久以前已有文獻記錄動物的形態及藥用價值,隨茯儩УP科技發展,人類可用新角度認識動物,發現牠們以不同形式住在我們的生活中,而我們的行為也會影響牠們的存亡呢!
■「動物大觀園」展覽——情報
展期:即日至12月30日(周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周一休館)
地點: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18樓
費用:免費
查詢:3442 6584
3D複製文物 多角度展示
過去參觀文物展覽都是「眼看手勿動」,因胡亂觸碰展品易造成破壞,不過俊穎今次卻能與展品互動!原來展覽利用3D掃描技術獲得故宮動物模樣器皿的數據,再配合電腦動畫與編程整合而成觀賞裝置,參觀者只要戴上3D眼鏡,展品就會立體呈現,而且可用3D滑鼠模擬提起或轉動展品的動作,觀察不同角度。(圖a)
■STEAM錄像測量
物件轉化 立體影片
攝影測量法是將展品變成數碼立體繪圖,再用虛擬實境(VR)技術展示;錄像測量法則將物品變成立體物品影片,可以轉動並多角度觀賞。
展品1
「活化石」馬蹄蟹
展館入口的水族箱,裝茯‘穸耵滌阮愨氶ICarey介紹:「馬蹄蟹歷史悠久,所以被稱為『活化石』。」原來這物種足有4億5千萬年歷史,比人類更早出現呢!不過Carey稱,香港馬蹄蟹正逐漸減少,或會成為瀕危動物,呼籲大家保育。現有中學生參加飼養計劃,照料馬蹄蟹長大再放歸自然。
展品2
動物斷層掃描
熒幕顯示兩種動物,你看出是什麼嗎?俊穎以為是牛,正確答案是貓和狗!展品利用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製作出牠們的橫切面,這種技術通常應用於醫學,很少用以展示動物的身體構造。CT Scan猶如將貓狗「切片」,讓參觀者可層層窺視內部結構,角度新奇,難怪俊穎認錯呢!
■STEAM電腦掃描
身體橫切面 檢查內臟
技術利用數碼影像系統和X光取得身體橫切面圖像,藉此檢查腦部、肝臟、膀胱等多個器官,以及骨骼、血管等組織,協助醫生診斷病情。
展品3
熒光兔子
曾有科學家把熒光蛋白注入兔子體內,做出基因改造青色兔子。藝術家以3D打印加上紫外線重現該兔子模樣,引發大家思考:人類應該創造大自然不存在的動物嗎?
展品4
互動劇場
「海錯奇珍——沉浸式互動劇場」取材自清代聶璜(生物學家兼畫家)的《海錯圖》。「海錯」意指種類繁多、錯雜紛陳的海洋生物。俊穎躺臥軟墊上以漁火燈手掣觸碰熒幕便可啟動放映功能。看荇洋生物游來游去的動畫,恍似置身浩瀚深海呢!
展品5
地球儀看古代動物
我們都認識長頸鹿,原來牠在古代曾被視為怪獸!「從前人們對不熟悉的動物或會心存恐懼,誤以為是怪獸」,Carey說。比利時天主教耶穌會士南懷仁於清代為康熙帝繪製〈坤輿全圖〉及〈坤輿圖說〉,記錄世界各地動物,今次展覽依此製作「南懷仁的坤輿世界」新媒體裝置,以擴增實境(AR)技術在地球儀上展示前人對各種動物的認識。除了長頸鹿,還有人魚!不知道古人是見過真人魚,還是幻想出來呢?(圖b)
展品6
金牛犢
動物有不同象徵意義,例如「蝙蝠」取其諧音寓意「遍福」,藝術品「金牛犢」則啟發自《聖經》,其中記載人們誤將金牛當作偶像崇拜。「金牛犢」利用AR技術,參觀者手握熒幕便可見虛擬金牛犢置於現場的底座上。作品特別在於裝置底座藏有4個微型鏡頭,虛擬金牛犢從而反映參觀者的容貌。Carey解釋:「作品表達的意思是:人們尊崇金牛,但它並不存在。當你以為看到它,其實你是望到自己。」(圖c)
氣候偷獵污染 人類傷害動物
「從古到今,動物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不過我們卻會傷害動物」,Carey說。氣候變化、戰禍、偷獵、污染等令動物陷入危機,例如內蒙古霍都郭勒市因大量開採煤礦,使草場退化,牛羊絕[,但為了維護城市綠草如茵的形象,政府在草原擺放百多座動物雕塑,其實相當諷刺。Carey說:「展覽希望參觀者重新審視我們與動物關係。」
■想一想
1. 我們應以什麼態度對待動物?
2. 參觀互動式展覽需要注意什麼?
■關鍵詞
生態 ecology
展覽 exhibition
金牛犢 golden calf
互動 interactions
文:李嘉鈴
圖:賴俊傑、受訪者提供
[常識學堂 第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