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經歷30多年的鎖國,上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之初,北京要接待更多外賓,釣魚台國賓館長卻遇上難題——不會做西餐,靠茈豰Q清義務幫忙,「釣魚台(國賓館)的酥皮湯,我教他們的」。 邀館長來港學雞尾酒 喝醉睡完再喝 把美心伍家形容改革開放的「飲食顧問」,並不為過。1979年,習近平父親、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剛從美國回來,途經香港,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王匡辦酒會,找了伍沾德,伍於是在當年的世貿中心美心皇宮大酒樓為習仲勳接風,「印象中,習仲勳很高大,好friendly(友善),和爸爸握手,爸爸不懂普通話,但知道對方示意歡迎到廣州投資」。 同年,「001」批文還未下來,中國要重開釣魚台國賓館接待外賓政要,館長苦於廚師不懂西餐,聯絡伍淑清。伍淑清了解過後,向館長提議來港兩星期,學西餐、調酒。也是在世貿中心,伍淑清囑人放好西餐,擺樣式,拍照,廚師、館長邊做邊學,但「雞同鴨講」:「我們叫牛油,他們叫黃油;我們叫薯仔,他們叫馬鈴薯;我們叫馬蹄,他們叫荸薺……都不重要的,show by demonstration(實踐示範)。」後來學調雞尾酒,「每樣都試下,試完後下午(酒醉)都睡了,我說不管,你如何也要喝的,不喝你不知道味道,睡完明天又喝過」。 釣魚台國賓館一度名聞遐邇的酥皮湯,也是源於伍淑清。她在法國里昂聘請廚師到北京兩個月,「教做忌廉,做酥皮,費用我們全出,做完,讓(時任)外交部長黃華、(時任文化部長)黃鎮,一一品嘗,看行不行」。 40年過後,多家外資五星級大酒店在北京拔地而起,釣魚台國賓館已不再是外商唯一選擇。飲食網站稱,國賓館現時最受歡迎的,是中式「佛跳牆」。 (改革開放40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