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個人資料私隱保護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全球化、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聖貞德中學通識科主任 唐金輝
◆學習目標
知識
?保護個人資料的重要
?私隱權
?立法保障市民權益的好處及限制
技能
?分析數據、綜合結論的技巧及能力
?歸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及看法
?辨識保障個人私隱的不同方法
態度及價值觀
?尊重及保障個人權利
?遵守法律的精神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A,就網上個人資料投訴的情G,闡述一項結論。
關鍵字解碼﹕
【闡述】【結論】
除要詳細說明及解釋相關資料外,更重要是從中引伸結論。
解題
?同學要根據資料A的數據,說明及指出香港近年有關網上個人資料投訴的情G、箇中變化及趨勢,並要根據數據延伸出一項結論,答案方為圓滿
?回答須引用資料及數據
參考論點
根據資料A,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近年接獲有關社交媒體帳戶內個人資料遭濫用的投訴有上升趨勢,而且升幅頗大,由2013年的45宗上升至2017年的113宗,上升超過1.5倍。其中有關收集及使用個人資料的投訴個案,上升幅度特別高,前者5年間由5宗上升至58宗,後者則由42宗上升至106宗。由此可見,社交網絡對個人資料的安全威脅可能愈來愈多;投訴不斷上升,亦顯示市民對保障個人私隱的關注上升。
◆(2) 利用資料B及就你所知,分析在保護私隱議題上,不同持份者之間的利益衝突。
關鍵字解碼﹕
【持份者之間】持份者是指與此議題相關的人或組織。
【利益衝突】利益是指有關持份者在此議題上所受的影響,由於此議題對不同的持份者有不同利益,他們可能彼此影響,因此出現矛盾,就是所謂「利益衝突」。
解題
?本題重點在於分析「持份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同學必須指出不同持份者的利益
?在同一利益層面上,指出不同持份者的對立面,方能有效指出「衝突」
?切忌只提出個別持份者的看法
參考論點
市民 vs. 執法機構: 市民希望私隱資料保密安全,免招經濟等損失;執法機構則希望利用大數據,大規模地記錄和蒐集市民的個人資料,使執法行動更有效率。這是市民與執法機構之間在個人及社會利益上的衝突。
市民 vs. 企業:
市民透過網絡滿足生活需要,例如網上購物等,亦希望個人資料獲更佳保障;企業則希望記錄更多客戶資料和習慣,以向其促銷或提供更個人的服務,吸引顧客,賺取利潤。這是市民與企業在個人和商業利益上的利益衝突。
■延伸回應題
◆(3) 你認為立法是否加強保護個人資料私隱的最有效方法?試論證。
關鍵字解碼﹕
【最有效方法】注意「最」,即涉及與其他方法的比較。
解題
?同學要提出個人立場,並作正反立論
?題目要求同學分析立法是否加強保護個人資料私隱的最有效方法,同學應就立法的本質及法例的特性,論證成效
?題目問是否「最」有效,同學須以同一準則,比較立法與其他方法
◆參考論點
同意﹕
?立法具強制作用:一旦立法,所有持份者必須遵守,相比教育及宣傳,效用最快和最直接
?為社會提供一致標準:立法為社會提供最一致的標準及規範,當有問題時,可交由法院及法庭裁決,免除不必要的爭拗
不同意﹕
?立法不能改變人們的價值觀:立法只能強制市民遵守法例,不能徹底改變人的價值觀及想法。相對而言,教育能長遠地將正確保障私隱的觀念植根於市民心中
?執法困難形同虛設:立法雖然容易,但網絡私隱涉及網絡行為,十分複雜且有很多技術問題,執法十分困難,故並非最有效方法
■學習及答題指引, 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81115BZ.doc
(通識教師撰寫時事議題答題指引,建議審題過程)
[通通識 第5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