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憑試歷史科卷二一條選答題,要求考生評價毛澤東與孫中山誰是「更偉大的中國領袖」,考評局《試題專輯》指出,大多數考生討論失衡,側重毛澤東,亦僅能分述兩人史事,未有比較;中史科則有考生混淆歷史和人物,如分不清「李鴻章」及「曾國藩」。 歷史卷中李鴻章誤認曾國藩 歷史科卷二共7條題目,考生任選答兩題,31%考生選答評價毛澤東與孫中山的題目。根據試題專輯,答案可涵蓋兩人領導和意識形態,以及對中國的正反影響。 該題考生表現尚可,惟只有個別出色考生能清晰以不同方面史實討論兩人相對偉大之處;大多數考生側重於毛澤東,亦未能提供足夠史實支持論點。 另一選答題問及考生是否同意20世紀最後20年,香港有濃烈中國人身分認同和日漸強大的香港人身分認同。考生可從中國文化、價值觀和中港關係等分析中國人身分,另從香港流行文化、經濟成就等分析香港人身分。該題考生表現欠佳,部分稍遜學生籠統陳述有限香港史事,未能討論身分認同。 當時警察腐敗漫畫 誤當衛生問題 卷一必答題引用《臭香港》漫畫,要求考生解讀當時警察腐敗的信息,惟部分考生誤以為漫畫反映當年衛生問題。 中史科方面,考生審題表現較以往進步,但仍有學生混淆歷史或弄錯人物,如將清朝官員「李鴻章」誤認為「曾國藩」等。 至於今年無以政治事件出題的通識科,考生在閱讀資料及釐清爭議本質等「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另外,必答題要求考生就公民身分,提出支持及反對「香港人與其參與境外義工計劃,不如參與他們自己社會的義工計劃」的理據,惟考生表現欠佳,部分考生無討論公民身分概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