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閱讀卷被形容是「死亡之卷」,今年其中一篇考材取自台灣作家林黛嫚〈孤獨的理由〉。2018年文憑試《試題專輯》昨出版,收錄考生常見錯誤(見表),其中閱讀卷問及〈孤獨〉一文人物內心感受變化的題目,是全卷最難取分之題,考生平均只取得0.67分(4分滿分)。林黛嫚解說,該文章的內容及感受非大多學生曾經歷,「有些事情要長大了才能體會」,故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 今年文憑試中文科有57.2%日校考生達標(取得第3級),全科共4卷,閱讀能力卷佔整科分數24%。〈孤獨的理由〉描述一對習慣孤獨的翁媳在相處過程中感情的微妙變化,藉以說明只有真切關懷和體諒,才可讓人排解孤獨感。該文題目中,其中一條問及為何作者的家翁向人介紹媳婦(作者)時神情靦腆,考生平均只有0.67分,是失分最多的一題。 台作者:有些事要長大了才能體會 報告表示考生於該題「表現差劣」,不少誤解「靦腆」意思,如解作「愧疚」、「欣慰」、「雀躍」或「驕傲」等,又有人以為「媳婦」解作「妻子」;亦未能扣緊人物性格或為人分析,未能體會外冷內熱、不善表達感情的家翁要鼓起勇氣才能流露對媳婦在意之情,故說話難免「靦腆」。 作者林黛嫚回覆本報記者說,自己亦是推測因家翁一向是孤獨一人,需時適應新身分,加上他既想向人介紹媳婦,同時亦不知別人是否有興趣,故神情靦腆。 作文「禁區」題 報告指可寫專制政權禁言 中文科今年重設範文考核,報告稱不少考生未能掌握篇章基本內容和寫作手法,有不少低分卷。寫作卷方面,3條題目中,69%考生選答「舊地重遊」,一成人選以「禁區」為題作文。報告題解就「禁區」一題解說,表示學生可寫無形的禁區多與政治、宗教、道德等有關,限制了人們的言論、思想和行為,如歷史上不少專制政權為鞏固統治,禁止人民批評朝政;又舉例「法治人權等思想只有在突破言論禁區後才可使人類的政治生活更為合理」。 學生如寫較敏感的政治議題如港獨及自決,會否影響評分?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認為,不少學生憂慮又誤以為寫涉及政治的內容可能因立場與評卷員不同而影響得分,她解釋評卷員評分看重的是行文、結構及內容等,如寫議論文會視乎論點是否清晰,論據是否足夠並言之有理等,「(評卷員)重視學生的識見多於立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