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0.12
    星期五

潮看文史﹕治水 — 最大規模的長期抗爭

[2018.10.12] 發表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台灣版)

【明報專訊】雖有去年天鴿吹襲的經驗,重災區依舊敵不過今年超強颱風山竹而嚴重水浸,風後更餘波不斷,被不少港人抱怨。這除因香港無止境追求效率外,想來也隱含風土因素——自古生死攸關的治水措施,東方人理當準備萬全才是。

事實上中國神話傳說中,除了常見的戰爭及解釋世界外,最突出的就是治水的故事。水神共工怒觸不周山令天塌陷並引發洪水,由女媧煉石補青天平息;堯舜時期洪水大發,終由「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禹平定,並以此功績成為天下共主,治水佔據重要位置。

雖說世界各地皆有「挪亞方舟」般的洪水神話,但唯獨中國並非訴諸天神降禍或探討人類起源,而是講求克服水患,可以說治水與中華文明密不可分,乃至漢學家魏復古(Karl Wittfogel)《東方專制主義》把治水與中國的帝制聯繫起來,引發極大爭議。因為洪水在中國並不止是神話,而一直是現世難題——從商朝不停遷都到1990年代華東華南水災不斷,都離不開水患。

之所以如此,在於東亞受季候風影響,常有颱風暴雨,河川經常氾濫,無數人喪命於洪水與饑荒;但季風氣候亦帶來濕潤風土,令糧食豐足而偏向農耕,成為文明發達的基礎條件——自然的恩惠與災害,形成東方人敬畏自然及信奉無常的觀念。拜此所賜,中國水神極多,早期道教極尊崇「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信奉水官有消災解厄的能力,便明確反映古人對水的敬畏,而水官下凡的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更是朝廷重視的消災日。

克服水患 牽涉政權存亡

因而如何克服水患確保糧食,是牽涉政權存亡的重要課題,每個治世即有「興修水利」的德政。秦始皇能短時間滅六國,背後便有兩大新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與鄭國渠支撐,把災地轉化成良田;安史之亂後唐朝在江南大規模修建堤塘及圩田,奠定南方的經濟優勢,也令唐苟延殘喘。反之不論漢唐宋明,歷代的民變以至衰亡常與水患有關,《水滸傳》原型的宋江起義就與洪水大發有關。

按理說隨荇犮N進步,水患應該愈來愈少,現實卻是宋代起黃河水患反而愈趨嚴重。一來如顧炎武《日知錄》所謂「非河犯人,人自犯之」,人口膨脹而耕地不停擴張,導致河道收窄,而朝廷只關注漕運暢通;更大的背景是黃河上游的關隴(今陝西甘肅一帶)與中游的河洛(今河南)已大力開發逾千年,過度砍伐開墾下水土流失嚴重,更易氾濫。當明朝遇上氣溫驟降的小冰河期,便幾乎全時間都與旱災澇災搏鬥。

這樣的發展軌[,不難聯想起現在的京城沙漠化,只是歷史的延續。到頭來現代技術發達下水患猶在,沙漠化毫無停下的[象,究竟應依舊歸咎自然的恐怖,還是人類自作自受?

◆知名水神

神話

共工:決戰火神祝融敗北,怒觸不周山導致天空崩塌

河伯:黃河之神,相傳曾把河圖授予禹助其治水。屈原《九歌》有〈河伯〉之篇

禹:民間普遍視為「水官大帝」,與堯(天官大帝)、舜(地官大帝)並列

民間神祇

洪聖:原為唐朝刺史,因熟知氣象幫助航海者,死後獲朝廷冊封為水神。香港南部便有多處以「洪聖」命名

媽祖:相傳是福建女巫,死後曾顯靈救助北宋使船,獲朝廷冊封,清朝加封為天后。港鐵天后站的名稱便是源自銅鑼灣天后廟

端午主神

南方的端午節與水神有關,較知名的主祭神皆是「投水」變成水神的歷史人物:

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名將,直諫吳王夫差不果被讒殺,屍體被投至河中,受江浙一帶崇奉

屈原:戰國後期楚國大臣,眼見國都被秦攻破,投水而死,受湖南湖北一帶崇奉,是現在流傳最廣的端午版本

曹娥:東漢人,巫師父親於端午迎潮神伍子胥時淹死,曹娥投江尋父,數日後其屍抱父屍浮上水面,因其孝節在紹興寧波一帶被奉為水神

■它山之石

《藏在地形裡的日本史》(台灣版)

《日本歷史的謎底》(內地版)

著者:竹村公太郎

跟中國同處東亞季風帶,日本自古亦受氾濫等自然災害所苦,但這竟與京都、鎌倉、東京相繼成為政治中心有關?水利專家竹村公太郎從地理環境解讀日本歷史之謎,提供另一種思考歷史與文化的方向。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334期]

更多教育
城市沙龍﹕飯盒與劣食的距離
【明報專訊】十號風球,不單捲起「打工仔」的交通與上班問題,連帶學生的飲食問題也被掀了出來。颱風襲港,香港的中小學連續停課兩日,有飯盒供應商將... 詳情
閱讀篇章﹕〈景公夜飲〉
【明報專訊】去年香港選特首,有的候選人獲民眾信任,有的候選人獲中央信任,港人頗難取捨,李嘉誠的意見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句話出自南宋... 詳情
閱讀篇章﹕實戰篇
【明報專訊】(1) 試判斷以下陳述: A) 齊景公能任用賢能。 ○ 正確 ○錯誤  ○ 無從判斷 B) ... 詳情
閱讀篇章﹕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語譯填充) 1變故  2參與/奉陪  3 提荎A拿 4比不上 ■(實戰篇) (1) A... 詳情
諸君有禮﹕同一屋簷下
【明報專訊】同一屋簷下,父母子女翁婿婆媳等各種親密關係當中,該怎樣呈現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禮」及「孝」呢?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盧...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