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2018年8月,美國逾300間媒體聯手發起「社論戰」,反擊經常出言攻擊傳媒的總統特朗普,矢言捍衛新聞自由。發起行動的《波士頓環球報》社評版副主編表示,計劃並非反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議程,而是捍衛憲法第一修正案。圖為一名女子在閱讀《波士頓環球報》。
放大
 
在美媒發起「社論戰」之前,有人不滿媒體的報道手法。圖為特朗普於2018年7月31日在佛羅里達州一場集會發表演說,有支持者舉起標語,指「CNN爛透了」,表達對部分傳媒的不滿。
放大
 
不少人喜歡自拍,再把相片上載到社交媒體。社交媒體出現後,人們不再只接收媒體信息,也隨時隨地可以創造、發布內容。
放大
 
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及內容,是傳媒教育的題材之一。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題型拆解﹕辨清卷二字眼免「中伏」
摘星拆解﹕貿易戰挫中國實力?
走訪韓國看汽車誕生
國有特色:汽車誕生工序解構
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火星庫﹕提升媒介素養 切記揀飲擇食

【明報專訊】提起「素養」一詞,小火子聯想到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人類要生存必須進食,沒有營養,身體便難以運作。現時透過互聯網,地球人每天可於不同媒體瀏覽成千上萬的圖片和帖文,但如何選取具「營養」的信息呢?又可如何抵抗媒體的壞影響?

◆火星百科

媒介與資訊素養

媒介與資訊素養(以下簡稱「媒介素養」)涵蓋數項能力,一般是指具有分析媒體資訊的知識(knowledge)、利用媒體創造有意義和內容的技巧(skills),以及具賞析媒體的態度(attitude)。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文件,推動媒介素養有幾個目的:讓人們能夠清楚知道媒體資訊的來源、有效組織媒體資訊、利用媒體表達自我等,這些最終都是為了增加資訊透明度,有利形成知識型公民社會。

我們是否要像記者一樣懂得寫報道,或如電影導演般拍出華美的電光幻影,才算擁有媒介素養?當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事情也跟應用媒介素養有關,例如在網上搜尋器應該輸入什麼關鍵字,才能最快找到所需資料?使用電郵和手機應用程式時應怎樣保護個人私隱?

媒介素養的意義並不限於分析的層面,在社交媒體當道、手機不離身的年代,人們不再是被動的媒體接收者,相反,人們能夠自由選擇觀看喜歡的內容,也可以創造和發布內容。每當你在 Instagram發放照片,你便成為媒體的一部分。正因為傳播科技急速改變,媒介素養變得空前重要,它的定義也不斷變化以回應社會的轉變。

◆瞬間看地球

傳媒教育要聚焦 具覺察力最重要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高級講師張志儉在2004年進行研究,以問卷訪問1027名中小學教師,發現當中六成中學教師認同傳媒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同學的道德水平,四成認同分析媒介內容和信息是重要課題,只有約一成教師認同應該教導同學欣賞傳媒信息,反映大部分教師把傳媒看成是有害的。

大部分教師視傳媒有害

現時香港未有正規的傳媒教育課程,但有民間組織和教師會自發舉辦相關的工作坊。自從新高中課程實施,有關傳媒的課題總算在課堂內得到討論。考試及評核局2015年更新的通識教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傳媒」主要出現在「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及「今日香港」的單元。在大部分教科書中,傳媒通常被理解成影響其他社會活動的因素,但是傳媒自身是如何運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樣善用媒介資訊等,都是值得同學學習的題目。

有學校則從課外活動入手,例如通過校園電視台讓同學體驗媒體製作。除了拿起攝影機的時間,整個節目的準備過程也是一種傳媒教育,從思考議題和內容開始,讓同學擔當選材者的角色,思考新聞或創意媒體工作者是如何將日常的觀察呈現,再轉化成內容;蒐集資料時,教師可教導同學如何核實資料;完成作品後,同學可一起討論媒介的影響力。

有時候,傳媒教育會被誤解成使用資訊科技工具教學,例如在課室堥洏垵owerPoint等簡報軟件,或進行網上討論。這些活動雖然用上傳播媒介,但用意並不是探討傳媒。

近年,關於媒介素養的討論常常與假新聞和內容農場(content farm)有關。要推動大眾對媒介素養的認知,就必定要進行傳媒教育。教師不妨把傳媒教育融入通識、電腦、語文等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同學便不難掌握基本能力。人們如果缺乏媒介素養,當然不會死掉,但缺少這種覺察力,就如同無法分辨食物的好壞和成分,失去對資訊的批判思考。

◆瞬間看地球

傳媒教育可防不良價值觀

傳媒教育可算是掛茷O護兒童和青少年的旗號而誕生的。20世紀初社會的觀念是媒體會「教壞細路」,是通俗無營養的,看得多會學壞。在英國,有關傳媒教育書本早於1933年出現,由文學評論人F.R. Leavis和他的學生寫成,用當時的新聞、廣告和流行文學作品作教材,他們強調媒介和流行文化會侵蝕經典文學,讓人變得膚淺,難登大雅之堂。直到1950、60年代文化研究興起,人們的看法才有改變,部分學者認為文化是每個人生活體驗的一部分,不應有高級和低等之分。這聽起來好像開明了不少,實際上不少教師在挑選文本時,仍會避開美式流行文化作品,以抵抗美國的文化入侵。

到1970年代,分析電視節目成為傳媒教育的主流,當時電視媒體炙手可熱,威力等同現時的網上平台和社交媒體。傳媒教育工作者透過拆解電視堛漯穚H和意識形態,讓同學明白媒體上的內容並非現實的直接投映,而是通過一系列剪輯、修飾和製作而成,同時受市場喜好影響。更重要的是,傳媒教育讓同學討論媒體向觀眾灌輸了什麼價值觀,例如性別和種族的刻板印象,助他們破解謬誤。

事實上,傳媒教育的發展一直在保護主義和強調批判思考的主張中拉扯。互聯網興起時,不少人擔心色情和暴力的媒介內容將變得普及,於是社會上要求加強傳媒教育的聲音又捲土重來。在他們眼中,如果傳媒是不良價值觀的源頭,那麼傳媒教育就如疫苗,有助清除傳媒的壞影響。

人人皆傳媒

看一看今天的傳播環境,人們使用媒介的方式比以往更複雜,不止被動地接收媒介資訊,更會主動挑選喜歡的內容,與朋友在社交媒體上互動。外出吃飯自拍一張,再「美圖」一下上載到Instagram是指定動作;跟同學吵架毋須面對面,網上「開戰」即可;在facebook讀到標題很「爆」的新聞,後來才知道資訊與標題有出入……每個人使用媒介的體驗變得不一樣。要隔絕媒介的所有壞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培養同學對媒介的理解、洞察力,以及學習怎樣參與其中,成為這個年代的重要課題。在學術界,大部分學者對傳媒教育的核心內容已有共識,但怎樣去教,或採取什麼教學法,就視乎課程的空間和教師的實際操作了。

◆傳媒的變遷

1930's﹕有英國人認為媒體是通俗的及無營養,看多了會讓人變得膚淺。下圖為F.R. Leavis 有關傳媒教育的著作。

1960's﹕電視於美國開始普及,美國前總統甘迺迪便在電視直播中,以出色的表現令選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贏得大選。

1990's﹕互聯網全面開放予公眾,拉近了世界的距離,使資訊傳播得更容易。

21世紀﹕社交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他們的使用者數目均以億計。這些社交平台,造就了人人皆傳媒的局面。

■知多點

內容農場(Content Farm)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許漢榮2017年撰文表示,「內容農場」的資訊大多是抄襲不同網站,甚至是虛構或利用文章合成器東拼西湊而成,並以嘩眾取寵方式「吸睛」及散播,旨在取得高瀏覽量,以獲取廣告等商業利益,並不是負責任的媒體,故文章質素及真實性大多低劣,閱讀價值低。

■思考問題

(1)如果要跟小火子介紹一個跟傳媒有關的現象,你會訂定什麼題目?

(2)你認為人們最需要哪一方面的媒介與資訊素養?

(3)如果你是教師,會怎樣設計傳媒教育課?

文:火星媒體 Mars Media Academy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通通識 第530期]

 
 
今日相關新聞
火星庫﹕提升媒介素養 切記揀飲擇食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