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推動跨黨派合作 繼承者寥寥
鷹派外交 對中俄強硬對台友好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麥凱恩遺願 不想特朗普到葬禮

美國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上周六(25日)不敵癌魔辭世,享年81歲。在黨同伐異愈見嚴重的美國政壇,麥凱恩是少有具君子之風的元老政客,也不時跟共和黨唱反調特立獨行,其行事作風廣獲兩黨敬重,卻是總統特朗普的眼中釘。CNN引述消息稱,麥凱恩生前向數人表明,不想特朗普出席其葬禮。美國傳媒稱,前總統奧巴馬、喬治布殊將出席葬禮致辭,副總統彭斯將會出席葬禮。

麥凱恩(John McCain)去年7月宣布證實患上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一種常見和最具侵略性的腦癌),接受手術移除左眼的血凝塊,曾勉強支撐到國會開會,但自去年12月後再未重返國會山莊。上周五(24日),麥凱恩透過家人宣布中止治療,延至上周六在亞利桑那州家中逝世,未能迎來本周三82歲生日。

病中未送祝福

特朗普Twitter致哀

前總統奧巴馬、喬治布殊、克林頓、卡特、前副總統拜登、兩黨領袖紛紛致哀。在2008年大選跟他競逐總統的奧巴馬說:「我們雖然存在各種歧異,但我們一致認同應忠於更崇高的事物,即歷代美國人及移民一直為之奮鬥、前進及犧牲以落實的理想。」

在麥凱恩家人宣布他中止治療後,政界不分左右都送上祝福,惟總統特朗普保持沉默。麥凱恩逝世後,特朗普在Twitter也致哀:「我謹向參議員麥凱恩的家屬致上最深的同情與敬意。」自特朗普2016年競逐總統以來,麥凱恩不時跟特朗普作對。越戰期間曾以身體理由逃避兵役的特朗普2015年拉票期間指麥凱恩不算英雄:「我喜歡沒有被俘的英雄」;麥凱恩則不時質疑特朗普是否適合當總統。雖然麥凱恩支持特朗普,但到投票日前特朗普侮辱女性錄音曝光後,麥凱恩撤回支持。

到麥凱恩患癌,特朗普甚至曾以其腦癌病#開惡意玩笑,引來輿論反彈。他雖然反對「奧巴馬醫保法案」,但共和黨去年推出替代方案時,麥凱恩認為方案有缺陷,再一次跟黨友對#幹,趕回國會投下關鍵反對票,並促共和黨應跟民主黨商討合作,改善醫保。上月特朗普跟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芬蘭赫爾辛基開峰會,麥凱恩抨擊為美國總統最差劣的表現。

生於海軍世家 越戰被俘

麥凱恩生於海軍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海軍四星上將,1936年在美國屬地巴拿馬運河區出生。他長大後追隨父祖腳步考入海軍學院,正式從軍後數年,他很快就選擇改任海軍飛機師,並參與越戰。

1967年10月,麥凱恩執行轟炸任務時戰機在河內被擊落,他跳傘跌落竹帛湖,獲北越人救回淪為戰俘。北越軍方得知其顯赫背景後才予以治療。翌年麥凱恩父親成為越戰美軍總指揮官後,北越曾考慮提前釋放他以收宣傳之效,但麥凱恩拒絕,要跟其他同袍在一起,他也因此飽受酷刑,包括遭虐打至躺在自己的血及便溺物之中——這段經歷令他日後一直反對酷刑。直至1973年美軍準備撤出越戰時,麥凱恩才在3月獲釋,距離被俘已5年半。

選總統兩戰皆北

無私稱讚奧巴馬

麥凱恩最終在1981年以海軍上校的軍銜退役,後移居亞利桑那,並決定投身政壇,參選該州的聯邦眾議員。他在共和黨初選險勝,其後順利保住該共和黨票倉,1983年就任,4年後轉任同州的聯邦參議員至今。

麥凱恩從政初年是總統列根的追隨者,但其特立獨行的作風令他成為黨內著名的「異見分子」。他2000年及2008年兩次角逐總統,第二次參選時不敵奧巴馬,但他在承認落敗的演說中讚揚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的歷史意義,被視為最好的落敗演說之一。

(綜合報道)

 
 
今日相關新聞
麥凱恩遺願 不想特朗普到葬禮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