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尼馬是一個足球員,效力巴黎聖日耳門。他擅長花式腳法,最喜歡『插水』。」暑假後升小六的戴同學上完兩小時Google編程課堂後,向全班展示他的動畫成品,他用編程令「卡通尼馬」做動作,引來滿堂大笑。Google香港與本地機構合作,將課程帶入欠缺資源的學校及社區中心,以有趣的方法學習編程,也讓他們自由發揮創意,寫出屬於他們的故事,目前已有逾400名學生參與。 1比1義工協助 先聽重點與技巧 有別一般電腦室,課室內的^_以小組形式擺放,每張^放了一部可反摺的手提電腦,學生可選他們喜歡的座位上課。與Google香港合作的機構童協基金會,以「Code + Create」作主題,利用Google CS First免費編程課程當中的「說故事」教材,透過學校及社區組織舉行暑期興趣班及校內課程。基金會每節課均會派出與學生比例接近1比1的義工,學生有問題,義工可從旁協助。 中一生自學技巧 令恐龍吃蘋果 兩小時的編程課,學生先聽導師講解編程學習重點及技巧,然後就可發揮創意寫故事。記者觀課當日,是6堂中的第4堂,學生要學習以編碼製作簡單動畫,讓故事中的主角跟茯G事內容做出幾個動作,包括移動、轉換表情及重複動作等,完成後向全班展示作品。 即將升小六的戴同學以巴西足球員尼馬為藍本,設計出動畫;即將升中一的鄭同學更應用了自學的編程技巧,為動畫人物增加新的動作——恐龍吃掉蘋果,「我之前用了一小時研究如何以編程做出這個效果,先上網找資料,再不斷試,不斷修正『error』(錯誤)才學識」。戴及鄭同學均表示,興趣班與學校上課不一樣的地方,是學習不以考試為本,更可學以致用,回家繼續創作,最喜歡看到大家的創意成品,可以互相學習。 不以考試為本 學生愛展示作品 童協基金會讀寫能力發展項目經理周芳貝說,學校課程茩垂堨葞ル芺s程的基礎知識,而且課時有限,未必有發揮空間。而他們與Google合作的編程課程則讓孩子發揮創意,亦特別揀選「說故事」教材,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寫故事。他們已與6間小學及一個社區組織合作,舉辦免費課程。 明報記者 林穎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