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的18個選項中,部分存在重疊。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部分選項如發展棕地,因已有540公頃棕地納入政府所推展的新發展區,只餘下760公頃棕地有待研究發展潛力;而重置佔地380公頃的葵青貨櫃碼頭上,亦由於政府需覓地安置現有碼頭作業,實際增加土地不及380公頃。 至於公私營合作發展、涉及最少1000公頃的新界私人農地,黃遠輝認為亦難以全數發展,即使公眾諮詢後有較多同意,若能發展其中兩三成,已是最樂觀估算,在七除八扣下,實際新增土地並不多。他說,小組曾評估政府能夠掌握的新增土地來源,包括有5個維港以外的近岸填海選址,涉及最高490公頃;發展東大嶼都會涉及1000公頃用地;以及新界北新發展區涉及的720公頃等。 對於港鐵主席馬時亨最近提出興建地鐵延線連接葵青貨櫃碼頭,黃遠輝表示,相信有關建議屬馬時亨個人意見,沒有納入當時小組討論範圍內。 諮詢文件顯示,至2026年本港欠缺49公頃公營房屋用地。公屋聯會認為政府需加大公屋供應量,以紓緩公屋輪候冊輪候時間延長等問題,建議未來增加不少於650公頃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房屋政策評議會總幹事葉肖萍認為,政府應減少售賣住宅地皮給發展商,並改建公屋,以實踐3年上樓承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