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舉辦的卑詩家居園藝展(Home and Garden show),可以調整的電動牀,吸引了多數人的目光。牀墊影響睡眠的品質,再度成為關注焦點。資深睡眠顧問Neil Harding說:「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加拿大人有睡眠問題,很大問題是出在牀墊上,因此挑選適合的牀墊,成為當務之急。」
文╱攝影:陳泓銘
很多人對電動牀停留在醫院病房中冷冰冰的印象,但現代人愛在牀上「躺着墊腳看電視.坐着靠背打網誌」,電動牀因此登堂入室進入一般家庭,並迅速成為熱門家具配件。
Neil Harding說:「人一天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眠上,因此睡不睡得好,變得非常重要。除了建立你的日常睡眠習慣,比如睡前刷牙,按一定的時間上牀,這樣你的生理時鐘就容易在你上牀後產生睡意,另外就是找到睡眠的角度,很多人上牀後一直找尋容易睡着的角度,卻遍尋不着,因此才失眠。」
最佳角度非平躺
根據研究指出,人體最佳睡眠的角度是從平躺調高背部及腿部各10度。頭、腳兩側調高10度左右,托住全身的壓力,達到最舒適睡姿。牀墊的軟硬需求,則因個人的體重、身體曲線、睡眠習慣、重量分布等而不同。一般體型較胖的人,需要較軟的牀墊,以免因過重的體重而將脊椎壓彎;體型較瘦的人,則需要較適中的牀墊,以免脊椎過度彎曲產生痠痛。
電動牀具有可調整角度的優點,現場工作人員Shu說:「很多人喜歡看電視、玩手機,或是有胃酸倒流的毛病,以及睡眠障礙、呼吸道不順暢、打呼等問題,電動牀可抬升上半部都有助解決。」同時,下半部的抬升更可將緩解腿部的壓力,避免靜脈曲張,再也不用一大堆棉被枕頭墊在腿下支撐。
電動牀架分三種
Shu說:「一般電動牀架分為三種,一種是頭起來(抬升上半部),另一種是頭與腳都可起來(上下半部都可抬升),第三種除頭與腳都可起來,還附帶按摩震動的功能。」
不過,電動牀必須搭配記憶或乳膠牀墊,才有辦法改變牀墊的角度。Shu解釋:「彈簧牀不能放在電動牀架,一方面較硬,另一方面彈簧多折了也不好,對牀架承受的壓力也更大,反而雙雙影響牀墊及牀架的使用壽命。另外,夫妻有時生活作息不同,也可選擇雙人牀墊,或是兩個單人牀墊併成一張king size雙人牀,各自有調整空間與睡眠彈性。」
Neil則說:「挑選適合的牀墊,第一件事就是支撐度,太軟、太硬或剛剛好都可以,最重要是可安穩支撐你的肩膀、背部與臀部。第二是透氣散熱,睡眠時身體恆溫在華氏98.6度左右,因此可讓身體保持清爽,睡眠品質自然良好。」
不過,記憶牀墊似乎一般都偏軟,Shu則說:「也有很硬的。它就像沙子一樣,躺上去會慢慢下沉,沉到負載身體一定的重量後就會停止,等你翻身或起牀,就會自動恢復原狀。因此親身試驗其支撐度與軟硬感受,才是最重要。」
臥室吸煙 牀墊壽命少一半
一張牀墊的使用壽命大約8至12年,Neil Harding說:「如果你可以感覺到彈簧,那就到了該換牀的時機了。」但如果未鋪牀單、空間潮濕、使用者吸煙,則期限為3至5年。
人體脊柱是S型的,傳統平板牀無法支撐身體各部位,身體的壓力會集中在肩部到臀部之間,全身肌肉會因此緊繃,必須調整舒適的姿勢來睡覺,這時反而會壓迫到身體的某個部位。
年紀大要當心
Neil指出:「如果起牀時,腰部會感覺痠痛,代表牀墊太硬,沒有提供足夠的包覆力撐托腰部,腰部一直處於懸空狀態,所以感覺不舒服。反之如果睡起來時,背部會感覺痠痛,代表牀墊太軟,無法承受身體重量,睡着時脊椎一直往下沉,不由自主一直使力,所以感覺痠痛。」
特別是年紀大的人,身體循環不好,造成五十肩、腰痠背痛、手麻、腳疼,睡醒起身更痛苦。
目前市面上可選擇的牀墊,除了常見的彈簧牀外,也有獨立筒及天然乳膠及記憶牀墊。
獨立筒牀墊就是牀墊中的彈簧,每一顆都是獨立的,彈簧彼此不連動,身體支撐力佳。乳膠牀墊的原料就是天然乳膠(latex),乳膠最大的優點,是抗菌抗過敏,並防止塵蟎;乳膠也往往會與獨立筒牀墊做上下墊搭配,但非每個人都適合。
購買前再確認
記憶牀墊則是以釋壓,躺上去沒有壓迫感取勝。不過,也有業者指出,記憶牀墊為純化學合成,容易有甲醛釋放量等問題,因此購買前最好也再三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