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對於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中個別選項觸及填海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有環保組織表示反對,也有團體認為政府誇大短期用地的需求量,以迫使公眾接受公私營合作等「維護既得利益者的選項」。 綠色和平昨發聲明稱,根據《2030+》報告政府需覓1206公頃地,當中僅19%、即230公頃用作房屋需要,公營房屋只佔138公頃。綠色和平認為,只要政府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最少723公頃棕地興建公營房屋,再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等康樂用地,即可解決房屋問題,毋須開發天然資源,包括郊野公園及填海。綠色和平又指郊野公園是基層市民「抖氣空間」,不應開發。 本研社質疑缺地數字誇大 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則指出,報告指至2026年共有815公頃土地短缺,卻沒提供相關統計數據及細項,認為小組誇大短缺數量營造供應緊張的假象。黃又指報告中沒列出市區短租地、臨時政府撥地等選項,並指該兩批土地超過3000至4000公頃,認為報告在沒任何研究及資料提供下,把選項剔出諮詢文件,引導公眾認同小組提出於農地公私營合作等維護既得利益者的選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