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沒設高風險池的自願醫保預計明年推出。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未放棄高風險池,適時會再研究,先推出計劃,讓市民多個選擇。自願醫保可扣稅,保障亦較多,其中現有醫保不包的精神科住院,自願醫保都會提供保障。本港暫未有私家醫院設精神科病房,港怡醫院則計劃今年開展精神科住院服務。有精神科專科醫生稱,私院欠缺精神科專科醫護,不會轉介病人到私院留醫,認為自願醫保對精神病患者幫助有限。
本報向12間私家醫院查詢精神科住院服務,港怡醫院表示,精神科門診及住院服務將重點接收病情較輕微的病人,計劃今年開展服務。其他私院均稱不設精神科病房,有需要會將病人轉介政府精神科服務,個別醫院指會按醫生建議收病情較輕病人。
陳肇始估計首兩年有100萬人參與自願醫保,5%公院住院病人會轉至私院。至於公院會否失多於5%人手,她指會密切留意。被問醫科學額會否加至520個,她稱教資會仍在討論,暫未有決定。
因精神問題入一般病房亦獲保障
自願醫保的保障包括先天病及精神疾病等,但私院現不設精神科病房,精神病人是否能受惠,陳說現私院沒有專稱精神科醫院,但是否沒病房收精神病人是未知之數。食衛局稱,精神健康是公共衛生重要一環,考慮相關因素後,認為自願醫保應包括治療精神病所需住院開支,為病人提供實質幫助。食衛局自願醫保諮詢小組成員陳秀荷稱,精神病治療不一定入精神科才獲保障,在自願醫保下,因精神問題入私院一般病房亦獲保障。
曾繁光﹕無信心將病人交私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稱,輕微患者甚少入院,因社區生活質素較佳,有助康復。他說,私人執業以來從未轉介病人至私院,因私院欠缺精神科專科醫護,「無信心將病人交給私院」,即使公院「牀迫」,但有專業醫護及設備。他認為自願醫保只保障住院服務「幫到的人好少」,如可覆蓋門診會更好。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說,精神病房要有預防自殘自殺或傷害他人的設計,病人亦需專業人員特別照顧,現私院的配套及設施未必可配合患者需要,港怡醫院亦需時間實習運作,擔心受惠的受保人有限。
明報記者 曾映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