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瑪麗醫院去年發生院內感染丙型肝炎,受感染的53歲換肝女病人每毫升血液一度含逾億粒病毒,最終於去年12月因肝、心、肺等多器官衰竭死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就此調查,發現病人去年8月曾與一名染丙肝的吸毒男病人同住一病房,相信透過重複使用的輔助抽血器(下稱抽血器)抽血時感染,袁指個案罕有,屬全球首宗。瑪麗為此要追蹤100名曾與該吸毒男病人同房的病人,並暫時在高危病房改用即棄抽血器,其餘病房及其他公立醫院尚待醫管局採購才可轉用。
同房一吸毒病人
帶與死者病毒同源基因
袁國勇昨公布團隊調查指,該53歲女病人於2016年移植屍肝後,於去年8月入住瑪麗醫院K16S肝臟移植中心病房,當時病房內共有5名病人帶有丙肝病毒,但只有一名以靜脈注射吸毒男病人的病毒基因,與女病人的病毒同源,因此鎖定他是病毒源頭。調查未發現病房內醫護有「錯誤行為」,亦相信兩名病人因性別不同,被分隔兩處,難有接觸機會。
重複使用抽血器 上手血液濺內壁
調查發現,抽血器有血花(見圖),袁國勇說,從抽血器拔出真空抽血管時,血液可濺至抽血器內壁,「用新的針,放進去可能碰到樽邊,便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再插入另一個病人,便傳染該病人」。袁國勇指事件「全世界沒發生過,看不到有人為疏忽」,女病人用藥後,病毒量已由每毫升逾1億粒減至7000粒。
該名吸毒男病人去年7月26日至8月29日住院期間,曾先後與100名病人同房。袁國勇上周四將調查結果通知瑪麗醫院,院方同日通報醫管局及衛生防護中心,並於上周五開始聯絡該100名病人回院抽血檢查,截至昨日已聯絡40人,暫未發現其他人受感染。
袁國勇倡醫局轉用即棄式抽血器
袁國勇指出,由於過去沒先例,全球及本港多家醫院均因環保或成本原因選用可重複使用的抽血器,他建議醫管局轉用即棄式抽血器。醫管局質素及安全代理總監蘇詠儀表示,現時仍有大量醫院使用循環使用的抽血器,存貨「數以百萬計」,局方會盡快採購即棄抽血器,但需一段時間才能完全轉用。
瑪麗醫院行政總監陸志聰則表示,因即棄抽血器在院內存貨有限,現時會先於肝臟移植、洗胃、愛滋病等有高感染風險的部門先採用,院方會盡快採購即棄款式。瑪麗醫院會實施過渡方案,期望一個月內把循環使用的抽血器改為每日更換一次。
事發3個月公布
瑪麗:待調查結果 不涉隱瞞
對於為何在女病人過身後約3個月才公布事件,陸志聰指女病人是死於多重器官衰竭,其住院期間感染丙肝病毒並非醫療事故,不涉隱瞞,亦指院方是「尋根問柢」希望找出原因,才邀袁國勇團隊協助調查,故待有調查結果後才公布。袁國勇表示調查工作艱巨,「抽血器內血花細小到我也看不到」,形容其團隊已算「做得最快」。
院方及袁國勇昨向女死者丈夫交代院內感染丙肝病毒原因,陸志聰指女死者丈夫表示「體諒」,「沒有太多查詢」,承諾與對方繼續保持聯絡。
衛生署昨稱,會跟進上述事宜,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感染控制科學委員會將舉行會議,檢視國際和本港就有關事宜的最新情G。今年截至3月28日,該中心錄得12宗丙型肝炎,2016及2017年分別有39宗及19宗。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