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中教育佔經常開支總額的比例跌至回歸以來最低。教協批評政府不大增教育經常開支,難做到「投資未來」。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上任時已落實36億元「教育新資源」,有14億元未用,但教育局長和她都認為14億元不足,故多加20億元,總數涉70億元經常開支,盼教育界欣賞政府對教育的承擔。 林鄭:非故意「留白」 願聽意見 預算案提出為2019年文憑試考生代繳考評費,不少網民說要報考,教協副會長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措施未深思熟慮,促請當局在不影響日校考生前提下改善安排。教協亦提出,長遠應免除日校考生的考試費。 14億元教育新資源未用完,連同預算案提出的20億元,共有34億元未有定案的經常開支。教育局要待檢討8個教育範疇的專責小組完成報告才能決定34億元如何投放。但專責小組提交報告日期由今年底至明年中不等,葉建源批評,最快要等到2019/20學年,34億元才能用得上,促當局先落實教育界有共識的項目。林鄭月娥昨表示並非故意「留白」,願意聆聽教育界在未來這幾個月提出的意見。 教協倡1社工對2至3幼稚園 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表示預算案提及的幼稚園社工服務先導計劃,以1名社工對600名學生。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在「如此大比例」下,「社工一個星期都未能到學校一日」,倡比例應為1社工對2至3所幼稚園。小學方面,教協倡「一校一社工」計劃應包括一名輔導老師,亦建議長遠來說應向中學一校一社工模式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