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顯示,38.54%的人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餐,4.16%的人甚至從來不吃。如今,沒時間、沒胃口、控制體重……成了大多數上班族的借口。殊不知,長期不吃早餐,全身臟器都會受到傷害。
早飯在一日三餐中是最重要的一餐,它為開始新的一天補充營養和能量。長期不吃早飯,以下幾個器官最受傷。
傷心傷腦。從西醫角度講,經過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經消耗殆盡,早上血糖指數較低,此時如果不吃早餐補充血糖,機體會動用儲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這樣對肌肉和肝臟會產生負擔,典型的長期表現就是四肢無力。此外,一些人當血糖供應不足時,就會使以葡萄糖為能源的心臟、腦細胞活力不足,人會出現疲倦、暈厥等表現,嚴重損害大腦和心臟。
從中醫角度講,一般人前一天的晚餐和第二天早餐大概間隔12個小時,這個過程中處於禁食狀態,如果不吃早餐,等到午餐已經禁食長達16個小時,容易導致低血糖和低血壓,這樣以葡萄糖為能量的心腦器官供應不足,產生缺氧、缺血。嚴重時,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此外,因為經過一夜空腹,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黏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容易在血管裏形成小血凝塊,一旦阻塞冠狀動脈,就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傷胃傷膽。晚上睡覺時人雖然休息了,但消化系統仍在不停地「工作」。早上7點左右胃腸道「蘇醒」,分泌胃酸、消化酶等,如果不吃早餐中和這些物質,就會損傷胃腸道黏膜,長此以往將導致胃炎,甚至胃潰瘍等疾病。
同樣,夜晚膽汁仍在分泌,儲存在膽囊中,早晨吃飯,食物刺激膽囊分泌膽汁。如果不吃早餐,膽汁會在膽囊中停留較長時間,其中的膽固醇等結晶就會析出過多,「停靠」在膽囊壁上,時間長了容易形成膽結石。
傳統中醫把人的臟腑和十二時辰對應起來,卯時(上午 5 點至上午 7 點),人的大腸經最旺盛,辰時(上午7點到上午9點)胃經旺盛。這幾個時辰胃腸活動最活躍,而食物對器官有乳養作用,會讓胃腸經脈得到氣血的補償。如果此時不吃早餐,則會損害腸胃。
讓胰島素「失效」。從西醫角度講,人體內的一些激素控制着人體的正常活動,而且這些激素會針對外界環境發生量的變化,但一些常規的分泌是隨着人體的生物鐘變化的。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均從半夜開始分泌,並逐漸增加,凌晨分泌到達最高峰,下午出現第二個分泌高峰。而人體正常基礎胰島素分泌可隨着這些拮抗激素的升高而增多,即在凌晨與下午分別各有一個胰島素基礎分泌高峰。胰島素有降血糖作用,如果早晨不進食,提供機體血糖,機體分泌的胰島素將無「用武之地」,長此以往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導致出現糖尿病。
吃早餐,講方法。起牀後,可以先喝50~100毫升溫開水開胃,再吃早餐。
早餐應以溫熱的食物為主,中醫認為,胃的作用是「受納腐熟水谷」,意思是說胃除了要接受食物,還要把食物磨碎並進行初步消化,而食物消化、腐熟必須達到一定的溫度。因此,早餐應多吃五榖類食物,如包子、饅頭、稀飯、麵條等,少吃葷菜。
------------
陳年普洱口感打折
百年老湯並不營養
眼下,「年份酒」、「陳年醋」、「陳年老湯」等主打「年份」概念的食品愈來愈多,較其他同類食品,價格也高出了不少,但它們真是「愈老愈值錢」嗎?
陳醋:沒什麽過人之處
「六年陳釀香醋」、「五年陳釀老陳醋」……各種「醋瓶」琳瑯滿目,這些醋往往比普通醋價格更高。那麽,「年份醋」究竟是什麽?上海華東醫院主任營養師陳霞飛說,無論是多少年的醋,其酸味的主要來源是醋酸,沒有「高人一等」的醋。當然,這些醋一般也不會有什麽健康風險。值得一提的是,陳釀食醋的年份國家尚無標準,全由廠家自己決定, 不要迷信所謂的「陳年」,盡可能根據自家口味需求購買。
白酒:陳酒味道平和,新酒反而香郁
不少人認為,酒愈久愈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表示,新酒大多存放時間短,喝起來香氣濃郁,而陳酒由於存放時間長,酯類和醛類物質隨着時間揮發掉了,香氣減弱,因此味道反而平和。有人存有疑惑,為何市面上的「貴酒」多是陳年老酒呢?在馬勇看來,一是陳酒的儲藏成本遠大於普通酒;二是隨着存放時間延長,酒池中的酒會慢慢揮發和流失,裝瓶量會有所減少,只能通過提價來「保本」。但企業在保存酒時,會首選優質酒,從這個角度陳年酒在質量上確實有一定優勢,對於普通酒,大家也不必過於追求時間長的。
紅酒:保存不當易酸敗
「年份並不是衡量葡萄酒品質好壞的絕對標準,它受產區、葡萄品種、釀造方法等多種因素影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教授房玉林指出,即使是同一家釀酒廠,每年的葡萄品質不同,所釀的葡萄酒質量也會參差不齊。想喝上口感細滑的葡萄酒,保存才是重點。葡萄酒需要嚴格的儲藏條件,比如10℃~15℃的溫度、避光、密封等,儲藏不當,反而可能影響陳釀甚至發生酸敗。因此,買回的葡萄酒最好平放,在低溫避光的環境保存,如酒櫃,地下室。平放的目的在於使封瓶的軟木塞處於浸潤膨脹狀態,防止空氣和雜菌進入瓶中,從而延長葡萄酒保質期。
普洱茶:超過10年,口感營養均打折
「愈陳愈香,愈老愈好」一直是普洱茶圈裏口碑相傳的評判標準,但果真如此嗎?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說,普洱茶需要一定時間的存放來實現或提高普洱茶的品質,但普洱茶「愈陳愈香」缺乏科學依據。普洱茶存放的環境條件要求避光、通風,相對濕度不宜超過80%。高溫、潮濕環境下儲存,會加速普洱茶的熟化,造成普洱茶的黴變,存放溫度最好控制在20℃~30℃之間。一般來說,如果儲存條件好,放上10年左右即可,超過則會影響口感,營養價值也會大打折扣。此外,提醒愛喝紅茶、綠茶的人也要盡量趁「鮮」喝。同時,還應盡量隔絕有異味的食物,防止串味。
陳年老湯:味香但並不營養
天氣逐漸轉冷,市面上各種「百年老湯」熬製的鹵味讓人「口水直流」,但在陳霞飛看來,老湯其實就是使用多年的鹵煮肉類的湯汁,有些百年老店的老湯甚至用了上百年,之所以能長期保存,是因為高鹽、密封、冷凍和使用時反復煮沸殺菌的緣故。由於反復燉煮,肉類中的一些含氮物質便會溶於老湯中,稱為「含氮浸出物」,這是肉中香氣的主要成分,所以用老湯燉肉,味道的確更鮮美,但老湯本身營養成分並不高。值得提醒的是,老湯中鹽和嘌呤的含量較高,動脈硬化、高血壓、痛風的人不要常吃。
-------
使用手提電話的健康守則
使用手提電話(手機)的安全性仍有爭議,美國加州公共衛生廳環境及職業疾病控制部門於2017年12月發出指引,指導如何減低接觸從手機發出的射頻能量。
指引指出,使用手機近年急劇增加,包括兒童及青少年的使用者。使用手機會放出射頻能量,手機的運作需要從手機塔接收訊號及將訊號輸往手機塔,這些訊號屬電磁輻射的一種:射頻能量,射頻能量的其他來源包括:手機塔、電視和電台發射機、智能電表、微波爐等,當使用手機輸送訊號到手機塔時,射頻能量會從手機的天線向四方八面發放,包括使用者的頭部和身體,用手機使用無線互聯網接入(Wi-Fi)或藍牙功能時也會發放射頻能量,但能量會較低。射頻能量弱過其他電磁輻射,例如X光、來自太陽的紫外光等,及對細胞和脫氧核醣核酸的傷害較少,但有研究報告顯示接觸射頻能量會增加危害健康的風險,有研究顯示長期及高度使用手機與多種癌病和對健康的不良影響有關連,包括:腦癌;聽覺神經和唾液腺腫瘤;精子數量低和活力不足;頭痛;學習及記憶力下降;聽覺、行為和睡眠出現問題等,雖然,現時的資料不能確定使用手機與這些毛病的關連,而研究人員對使用手機會否導致這些毛病和風險的多少仍意見分歧,但在這個不明確的情況下,美國加州公共衛生廳發出的這份指引可以幫助大眾減低從手機接觸射頻能量:
(一)讓手機遠離身體:就算只將手機放遠幾呎也可做成很大的分別:
使用手機談話時,不要拿着手機靠近頭部,應使用喇叭擴音器或耳機,無論無線(藍牙)或有線耳機都比手機發放出較少射頻能量。
發放短訊代替使用手機談話。
當使用手機串流播放、下載或發放大數據的資訊時,將手機遠離身體。
攜帶手機的方法:將手機放在背包、公事包或錢包內,不要放在衣袋、褲袋、胸罩、皮帶皮套等地方,因為只要是在開機的狀況,手機的天線會與手機塔連接,就算不是正在使用手機也會發放射頻能量。若調至飛行模式則不會發放射頻能量(飛行模式會關閉手機、無線互聯網接入和藍牙功能)。
(二)當手機發放高能量的射頻能量時減少或不要使用手機:
訊號弱的時候(手機顯示一或兩格):因為手機需要發放更多射頻能量來連接手機塔;若在訊號弱的時候必須使用手機,可依照指引內的其他方法。
正坐在行駛急速的汽車、巴士或火車時:因為當從一個連接點轉換另一個連接點時手機需要發放更多射頻能量以保持聯繫,除非已調至飛行模式。
當使用手機串流播放音頻和視頻、下載或發放大數據的資訊時:建議先將訊息下載,調至飛行模式,然後安心欣賞。
(三)睡覺時不要將手機放在牀上或頭部附近:除非已將手機關掉或調至飛行模式,應將手機放在離牀最少幾呎的位置。
(四)不是通話時要將耳機拿掉,因為就算不是正在通話,耳機也會發放少量射頻能量。
(五)不要倚賴『防輻射屏』或其他聲稱能隔阻源自手機的射頻能量、電磁輻射及其他幅射的產品: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認為能干擾手機訊號的產品都會令它發放更多射頻能量以保持連接,這反而會令使用者接觸更多射頻能量。
射頻能量會對兒童有較大的傷害,因為:
(一)相對於成年人的腦子,射頻能量會滲透兒童腦子更大的部位。
(二)人的腦和身體在青少年時發育得最快,在這段時間,身體最容易受到射頻能量的影響,而影響可能會較嚴重及持續。
(三)兒童使用手機比在成年後才使用手機會在其一生中接觸射頻能量有更多的年數。雖然,現時還未有太多有關手機對兒童及青少年手機使用者影響的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報告顯示會導致失聰、耳鳴和整體健康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