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在中小學推廣簡單中醫教育,該院副教授余堅文說,希望加強學生對中醫學科的認識,於升大學選科時作出知情抉擇,亦藉此培養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如中醫用藥時要考慮二十四節氣,「冬至」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中醫重養生,他期望學生有此意識,「如知道自己屬於寒底,就不要吃那麼多寒涼食物、平日會帶披肩傍身」。 該院在逾10間中小學設立藥園,讓學生種植解表(通過發汗祛除外邪)、袪濕和抗癌等中草藥,各草藥旁附註解,列明該植物屬什麼科、其藥用果效及歸經(表達該中藥主要對人體哪些經絡、臟腑發生明顯的作用),希望引發學生對中藥的興趣。 看神農卡通 學生親嘗中藥 另外,學院在小學辦課程,余指1個半小時的教學內容包括讓學生看神農氏嘗百草的卡通片、講解中藥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鹹),並讓學生親嘗中藥味道,了解味道與其藥性的關係,如清熱藥大都帶苦味,補藥則大多帶甘甜味。課程亦帶出中醫「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概念,例如同為感冒,風熱及風寒感冒便要用不同的藥。 該院會把中醫教育推廣至中學,中一至中三學生每學年花3小時學中醫知識,內容會較小學深入,學院會為教師提供半天講座培訓。 余堅文原本於英國教導醫學生病理學,其後回港,於2000年報讀浸會大學兼讀制中醫課程,花6年時間完成。他指西醫專注於「醫治人的病」,中醫則會顧及整個人體系統,「醫治有病的人」;中醫亦講求整體觀,因時、地、人制宜,如因應不同季節、北方或南方、沿海或內陸環境,用藥都有所不同,西醫則少有這些考慮;另中醫講養生、治未病,重視扶正(增強人體正氣,使正氣充足以恢復健康,或減少發病風險)、驅邪(袪除人體邪氣,驅走致病原因),西醫則扶正觀念不強。 大學課程一學期學400種藥 余坦言在大學讀中醫不容易,既要讀《內經》與《傷寒論》等中醫古籍,亦要背誦大量資料,如一個學期內要學400種中藥,另一個學期就要學多種方劑(每種方劑由不同中藥組合而成),「中醫師責任很大,要有專業知識,所以要很勤力、學術能力亦要高」,浸大間中亦有中醫學生因為學術能力不逮而退學,他提醒學生入讀前要有心理準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