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2017年8月8日發生黎克特制7級地震,至8月13日已造成25人死亡,包括多名遊客及本地居民,另有至少525人受傷,數以萬計房屋受損。九寨溝多個景點亦被牷A有專家指依靠現有技術,部分景點可修復,亦有專家認為,景區受地震摧珙O自然演進,可修復道路等旅遊設施,但無法完全修復景觀,也不應去改變大自然。
旅業重創 「震走」8萬人生計
根據四川省文物局,九寨溝縣暫統計出12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建築在震後有不同程度受損。另外,九寨溝許多著名景點被牷A包括「熊貓海」因滑坡縮減面積;「火花海」因地震而出現決口,導致水流失殆盡,湖底乾竭;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選為中國最美六大瀑布之一的「諾日朗瀑布」也受破壞。
九寨溝1992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2000年評為中國首批AAAA級景區,是極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據阿壩州旅遊發展委員會,九寨溝景區2016年遊客人次達500萬。景區在地震後已停止接待旅客,影響當地原靠旅遊業維生的8萬常住人口的生計。
「地震把我們整個九寨好多人都震成失業了。」在縣城開鞋店的蘭小姐說。另一名原本在九寨溝景區做工的女村民亦稱,原本月入1200元,因為景區關閉,自8月17日起被解約。有村民亦說:「我想景區一定會修復的吧?我們全靠它(景區)了」。有當地官員透露,景區恢復旅遊的目標是「最快」半年,但完成的把握不大,且即使設施修復,遊客的信心和旅行意欲也未必能即時回到舊日情G。
人為修復景點掀爭議
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專家陳曉清稱,依靠現有技術,火花海和諾日朗瀑布可以修復,他形容不修復雖然也沒問題,但「留下的傷疤並不好看」。廣東財經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院長唐曉春說,九寨溝地震破壞及改造以前形成的景觀,是非常正常的地理演化過程,而且九寨溝的景色本身就是由地震形成,地震也會形成新的景觀,「沒有必要刻意恢復,可以讓民眾感受到這種自然力量產生的變化」。
曾參與過汶川大地震後龍門山景區重建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學院教授王富德表示,原則上不應人為修復景觀,但從旅遊的角度考慮,道路、旅遊接待系統等基建設施可適度修復。他稱所有道路亦要逐步鑑定測量,經過全面詳細的評估,旅遊業才可恢復。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過度開發 削自然景觀價值
世界自然遺產涵蓋不少天然保育區、森林、珊瑚礁和海岸等,見證地質演變、動植物進化過程,是人類寶貴的資源。「世界自然遺產」的標籤亦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14年一份報告指出,全球逾90%世界自然遺產為當地帶來旅遊收入及創造就業機會,但相關裨益會隨荋瘋[改變和過度開發資源而下降。
中國12個世界自然遺產包括九寨溝、新疆天山及2017年7月被列入的青海可可西里等,應否人工改變自然外貌以發展旅遊,外界一直爭議。《明報》2017年8月社評〈九寨溝修復 勿淪人工化〉稱,內地旅遊景區長期面對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問題,部分地方政府將著名景區當成搖錢樹,濫加開發,破壞原有自然美景,呼籲九寨溝修復以保證生態優先為前提,以自然修復為主,小量人工修復為輔,勿為盡快重做旅遊生意胡亂修葺,令自然景觀不倫不類。
學者:中國自然景觀多涉人類活動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張朝枝指出,中國目前保護遺產的工作進展不錯,包括加緊監督景區的建設程序;另一方面因遊客增加,開發商只開發遺產地外圍也可獲利,不一定開發遺產內部。但他認為中國旅遊人口達三四億,自然遺產面臨的旅遊壓力比其他國家大,不少地方更有人居住,自然遺產和人類生活交織在一起,與西方國家的自然遺產地強調自然原生態、與人的交集較少的情G不同。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人為修復九寨構景點,指出及說明一對持份者之間可能出現的衝突?
靠旅遊業維生的居民vs 環境學者
衝突點:修復九寨溝與否
.九寨溝是受歡迎的景點,適度人為修復可幫助恢復旅遊業,有助當地經濟復蘇。由於九寨溝景區是當地居民主要收入來源,現時不少人失業,若決定人為修復,可令地方政府盡快重做旅遊生意
.有學者則認為地震對九寨溝景觀的破壞和改造是正常的地理演化過程,且九寨溝的景色本身就是由地震形成,這次地震也會形成新的景觀,沒必要刻意恢復
.亦有學者認為地震對景觀的破壞如同「留下傷疤」,影響美感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中國政府可如何平衡開發旅遊景點和保育自然景觀?試提出3個建議。
解題
.建議最忌空泛,必須詳細而具體,輔以例子解釋,亦可提出建議的成效、預期作用及可行性。此題可先說明平衡開發旅遊景點和保育自然景觀的必要,如開發自然景觀可促進地區旅遊業發展,為居民創造就業機會;保育自然景觀有助生態系統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如保育珊瑚礁就對海洋生態平衡十分重要,且自然景觀遭破壞,長遠亦減低景點的吸引力,打擊旅遊業
.可強調中國自然遺產地的處境,即資料中提及旅遊壓力龐大及難免人類活動交集的情G
參考答案
.規範開發程度:適度開發自然景觀能推動旅遊業,過分開發則會損害原來面貌,故政府應規範開發程度,如嚴格審核每項開發工程,剔除具破壞性或不必要的建設;或像資料提及的加強監督景區建設的程序,確保工程不會嚴重影響環境;又或劃分可開發及不可開發的區域,限制開發商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範圍內建設
.限制旅客人流:根據資料,目前中國旅遊人口達3億至4億,而九寨溝景區2016年遊客人次達500萬,旅客到訪帶動門票收入及消費,但亦增加開發景區的需求,故應將旅客人數嚴格限制在自然環境的可承量內。目前部分AAAA級景區設旺季遊客的最大承載量,一旦爆滿即停售門票,政府可進一步延伸限制人流措施至其他自然景觀,或讓旅客分時段進入景區,以減少破壞景區
.推廣公眾教育:不少自然景觀附近有人居住,他們依賴景區維生,加上遊客眾多,人類活動難免,故政府可透過教育灌輸保育意識。針對當地居民的教育,應包括分辨不同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引導他們從事較少破壞的工作,以及正確處理生產活動帶來的污染;針對大眾的教育,可包括遊覽景觀時不應亂拋垃圾、刻字等
顧問教師:古俊彥老師
[通通識 第4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