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生除了醫病,亦想醫治人的心」。36歲的盧靄珊是醫生,但與病人感同身受,因為她11歲時,頭骨附近組織有癌細胞,確診罕見的惡性纖維肉瘤,需切除部分頭骨,再放回人造頭骨,並接受化療,留院時醫護細心照顧病童,令她立志行醫。惜她高考失手未如願,故先入讀中文大學新聞系,翌年憑優異成績轉讀中大醫學院,如今是威爾斯親王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需裝人造頭骨 獲醫護細心照顧
盧靄珊昨日與另外4名抗癌鬥士,獲團體頒發「傑出小戰士」榮譽。
盧靄珊(Angeline)憶述,11歲時媽媽替她洗頭時,發現其頭部後方腫起,當時沒任何病徵,求醫後確診惡性纖維肉瘤,8個月內切除部分頭骨,再放回人造頭骨,並接受化療,其間經常出入醫院,化療後發燒、口腔潰爛,有次要注射化療藥物,但打了五六針仍找不到血管,一度痛哭。
抗癌之路不易走,當時僅11歲的她沒有放棄,留院期間獲醫護細心照顧,燃起她當醫生夢想,立志行醫,「醫生和護士,除了醫病,亦會花心機與他們聊天……令我好感動,令我覺得他們真的很關心每個病童的需要」。
高考失手 努力轉系圓夢
盧靄珊會考獲7優1良佳績,惜高考失手,未達醫學院門檻,頓覺晴天霹靂。她先入讀中大新聞系,那年盡量在大學刊物採訪醫療新聞,成為「最佳記者」,加上用功讀書GPA(成績)高過3.5分(最高4分),翌年轉系入讀醫學院圓夢。據她了解,那年近百人申請轉讀醫學院,只有她成功。
如今她已康復,盼透過自己患病的經歷,設身處地了解病人及家屬的需要,「醫生除了醫病,亦想醫治人的心」。她感激父母照顧,亦寄語病人「不要放棄、珍惜生命」。
兩患癌室內設計師樂觀抗逆
另一名「傑出小戰士」、37歲的黃可欣,9歲時確診第四期橫紋肌肉瘤,即大腿有如「芒果」大小的腫瘤,癌細胞更已擴散至肺部,需切除右肺;20多歲時再傳來噩耗,確診乳癌,再接受化療。她坦言小學患病前活潑好動,跑步曾獲全級第二,確診後晴天霹靂,化療後不斷嘔吐無法進食,需「吊鹽水」,一度不開心而「收埋自己」,更需停學,幸同房病童多次逗她聊天及下棋,打開她心扉。
兒時及成年先後患癌,黃可欣積極面對,更完成港大建築學學位,現為室內設計師。她說現時肺功能較差,未必可走多層樓梯或行山,其餘可如常生活,更勉勵他人樂觀面對逆境。她感激母親多年照顧,笑言「是媽媽勇敢」。
生命小戰士協會昨舉行第3屆「傑出小戰士選舉」頒發禮,5名兒時曾患癌症的「小戰士」獲獎,其他得獎者包括13歲患腦瘤的關兆賢、患有骨肉瘤的何偉航、曾獲傑出運動員的周宏基(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