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比桑創造宇宙
近年荷李活電影圈被漫畫改編影片壟斷,遠在法國的洛比桑(Luc Besson)也想分一杯羹。EuropaCorp 片廠的洛比桑一手建立了《玩命快遞》及《救參96 小時》系列和《超能煞姬》,以史上最貴獨立電影姿態,將片廠的未來押上,把兒時喜愛、影響了《星球大戰》的科幻漫畫系列《Valérian》搬上銀幕。《星際特工:千星之城》(Val eri 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 是洛比桑曾認為「不可能」的影片,在裏面他創造了一個宇宙。
二十年前,當洛比桑正在拍攝《第五元素》時,他跟法國著名漫畫《Valérian and Laureline》的插圖畫家梅濟耶爾(Jean-Claude Mézières)合作。梅濟耶爾當時對洛比桑說,「你幹嗎拍這部垃圾,為何不拍《Valérian》?」洛比桑從十歲起已是《Valérian》的忠實讀者,對漫畫內的宇宙瞭如指掌,印象最深刻的是兩位人類男女警探主角之外便是幾百隻外星怪物,實在難以搬上銀幕,於是他回答梅濟耶爾道:「是沒可能的。」
十多年後,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的《阿凡達》面世,洛比桑看過了,發覺電影科技已發展到可以用電腦製成整個世界,代表着《Valérian》的外星生物和宇宙終於可以在電影中呈現。
相比起同樣是科幻題材的《第五元素》,洛比桑說由《Valérian》改編的《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是單車跟超音速飛機之分,前者動用了一百八十多個電腦特技鏡頭,而後者則用上二千七百多個,而且特效更是由《星戰》之父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成立的ILM(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及為導演彼得積遜(Peter Jackson)製作多部作品的新西蘭特效公司Weta Digital聯合參與。洛比桑說,兩間公司要鬥威,良性競爭,作品要比對手好,他便漁人得利。有指影片中的城市細節豐富,片中外星人千奇百怪,洛比桑的想像力無限發揮,創造出一個電影裏從未見過的宇宙,有它的美學、秩序與規則。
《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是歐洲史上製作費最高的電影,成本約一億八千萬美元。洛比桑年前透過他成立的EuropaCorp把片花賣外埠融資,於康城電影市場中,在一日內賣了七十個國家,籌了八千萬美元,之後增加到一百個國家。而他在六年前於巴黎郊區聖但尼鎮興建的攝影棚Cité du Cinéma,也是他為此片而建造的。他更謂,此片是他事業上準備最充足的一部,拍攝時他為了讓工作人員回家見家人,日日準時收工,而且更比預期早了三日煞科。原著《Valérian》叢書共有十多本,洛比桑現在已着手編寫電影下一集的劇本。不過《星際特工:千星之城》能否獲全球觀眾接受,仍是未知之數,洛比桑的宏願是創作出一個媲美Marvel或DC漫畫的電影系列,繼續縱橫《Valérian》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