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捐活肝名冊 盼下半年推
【明報專訊】瑪麗醫院早前公布擬推「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即先收集有意捐活肝人士的資料,若有病人急需換肝,但沒有合適親友捐肝及屍肝,會聯絡合適的登記者。該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表示,仍需商討計劃細節,包括何時聯絡登記者、如何分配肝臟等,細節敲定後會諮詢港島西聯網道德委員會,希望今年下半年推出,現有有心人來信表明有意參加。
稱團隊把關防利益衝突
「好心人活肝捐贈計劃」容許登記人作指定或非指定捐贈,有意見擔心指定捐贈可能有利益輸送,盧寵茂認為緊急換肝個案「這麼急的情况下捐贈,有任何買賣、利益衝突的機會較小」,亦沒有人會懷疑女文員鄭凱甄(阿甄)捐肝救陌生人鄧桂思的動機。他指若涉及較長時間,則「不可以百分百說沒有可能」,平時亦不能排除近親捐贈或涉金錢交易,但過程中醫生及團隊會評估及把關,並提醒捐贈者本港禁止器官買賣。
指有後母訛稱女願捐肝救父
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日討論器官捐贈,包括是否降低器官捐贈法定年齡,及使用「預設默許」(市民生前不提出反對,即意味死後同意捐器管)機制。盧寵茂重申反對降低捐贈年齡,以保護未成年者,及避免他們受父母壓力而捐贈器官。他說曾有個案,一「母親」指其兩名已成年子女願意捐肝救父,但換肝團隊單獨向女兒了解時,才發現女兒不願捐贈,因父親曾離棄家人,該名「母親」亦只是後母。
盧寵茂認為可以討論預設默許機制,但他希望毋須透過法律方式,而可以令器官捐贈成為社會文化。
香港健康網絡總監伍妙敏表示,值得藉今次事件商討捐贈年齡是否有酌情權,並強調需想辦法解決問題,而非不再討論。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表示,若修例降低捐贈年齡,是否日後每次有父母需換肝,都要向其未成年子女查詢會否捐肝,這令他感到不安樂。
另外,上月兩度換肝的鄧桂思昨日仍留醫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盧寵茂指鄧肝臟進展良好,但腎功能未完全恢復,影響呼吸,現仍洗腎及使用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