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校園記者:與項明生賞景 學寫遊記
【明報專訊】你寫過遊記嗎?其實不必出國旅遊,在香港來個地區「深度遊」已可提供無窮的寫作題材。校記朱天諾月前出席旅遊作家項明生主持的講座,更一同觀看景色,學習寫遊記。讓我們看看校記如何從中取經。
2016年除夕夜,本地著名旅遊作家項明生出席講座,向一眾參與明報「小作家培訓計劃」的初中生分享寫作遊記的經驗及技巧,還一同外出欣賞香港的聖誕燈飾。
指好遊記需有「鳳頭、豬肚、豹尾」
項明生指出,一篇好的遊記需有「鳳頭」、「豬肚」及「豹尾」。「鳳頭」即是一個好的開首,能夠吸引讀者注意力,令他們感興趣地看下去;「豬肚」即當中需要有豐富的內容,描寫所見所聞,輔以一些基本資訊,如地方背景或歷史等。
他特別提到,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輕易獲得海量的資訊,用在文章上則須經過篩選。他以曾看過的一篇遊記為例,當中大部分資訊摘自維基百科,他認為「這就是一篇不值一看的遊記」。豹跑得很快,快得人們只及見其尾巴,故「豹尾」代表文章結尾需有力,不可拖泥帶水,更不能「爛尾」。
適當寫個人感情引讀者共鳴
項明生表示,寫遊記的首要法則,是在適當時候加入個人感情和觀點,引起讀者共鳴。一篇平鋪直敘的文章,難令人有意欲讀下去。他舉例,如要寫孤獨的聖誕,他會先寫人群鬧哄哄的畫面,再寫自己看見雪人很「孤獨」,沒有人跟它合照,從而把感受投射到雪人上。
項明生還帶小作家暢遊尖沙嘴海旁,觀看維港兩岸景色。他說遊記不一定只可寫景物,作家可以記下所見的人物動作和表情,讓讀者感受當時的氣氛。他亦指出,描寫維港景色時,可以寫兩岸景物因海面的波光粼粼,令其海上的倒影更有動感。
觀看燈飾期間,小作家問項明生由行政總裁轉當旅遊作家的原因。他說,因為文字力量很大,能感動人心,而且給他很大滿足感。比起在商界賺錢,他更想用文字感動人心。
項明生希望小作家也學會寫遊記,從而把文字的力量發揚光大,感染更多人。有小作家表示可以在街上行走,比只在室內環境聽課有趣得多,也讓他們接觸到遊記這個平日較少接觸的文體。
■編輯部評語
宜清楚交代受訪過程 多直述增「現場感」
文筆算流暢,內容亦頗能吸引中學生讀者,惟應更清楚交代活動名稱及過程。如原文中首段先提及受訪者與「小作家」欣賞燈飾,然後才寫他分享寫遊記的經驗,令人誤以為參加者先在室外,後來才進室內。另外,宜多直接引述講者所言,令報道更具「現場感」。
文:校記 朱天諾(樂道中學,中四)
文字整理:鄒靖儀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