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敘利亞深陷內戰多年,近期重鎮阿勒頗由政府軍收復,仍然殺戮不斷,有民眾坐困愁城,亦有民眾逃離家園成為難民(refugees)。敘利亞以外的中東地區局勢亦持續動盪,數百萬難民逃難到歐洲。部分國家基於人道救援原則,持續向難民敞開大門,更積極呼籲其他國家共同分擔安置難民的責任。但同時亦有部分國家以經濟、文化、宗教等理由,堅拒接收難民。面對難民潮,不少評論均質疑歐盟成員國「各掃門前雪」,到底各國在難民問題上持什麼立場,背後又有什麼考慮呢?
事件背景
自2011年北非國家突尼斯人民以「茉莉花革命」推翻獨裁政權,中東的阿拉伯國家接連爆發內戰,包括敘利亞和伊拉克等。ISIS崛起,大批生命受威脅的難民被迫離開家鄉,由陸路湧入鄰國土耳其、黎巴嫩、約旦等,部分人則試圖乘船橫渡地中海逃往歐洲,經由希臘、意大利、奧地利或匈牙利等國前往西歐和北歐。2016年6月,聯合國難民署公布《全球趨勢報告2015》,統計得全球難民半數來自敘利亞(490萬)、阿富汗(270萬)及索馬里(110萬)3國。而全球六大收容國是土耳其、巴基斯坦、黎巴嫩、伊朗、埃塞俄比亞、約旦,共收容近700萬流離失所者。近45萬難民向德國申請庇護,約17萬人向美國申請,瑞典與俄羅斯亦收到約15萬人申請。
歐盟委員會在2015年9月公布歐盟國家攤分難民方案,其中22個成員國將攤分在匈牙利、希臘和意大利境內的12萬難民,德國將接收最多的約3.1萬名難民,緊隨其後的是接收2.4萬人的法國和接收1.5萬人的西班牙,其餘歐盟國家接收數百至數千難民不等。但有東歐國家反對接收難民並關閉邊境,導致大批難民滯留,加上不少偷渡船在地中海翻沉令難民死亡,人道災難引起國際關注。
■評論摘錄— 願意接收難民
◆實踐人道責任然國家安全優先
法國總統奧朗德認為,難民從地中海橫跨至歐洲是悲劇和嚴重的人道危機。雖2015年11月的巴黎連環恐襲令民眾對接收難民產生懷疑,但奧朗德重申會履行兩年內接收3萬難民的承諾,形容協助難民仍是人道責任。他承諾法國的安全是最高優先,在接納難民前會執行必要的核查程序,確保國家不承受任何風險。——法國總統奧朗德
增勞動力助經濟
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出人的尊嚴不容踐踏,與宗教、種族無關,希望德國人民對難民持開放態度。她於2016年甚至呼籲德國的大企業聘請更多難民為員工,並曾在2015年尾的新年文告向國民表示接收難民可令德國經濟及社會上受益,呼籲國民團結一致面對空前挑戰,不要被冷漠及仇恨分化。但她希望留在德國生活的難民也必須尊重德國的價值觀。——德國總理默克爾
?解讀
聯合國大會解決難民和移民大規模流動問題高級別會議峰會於2016年9月舉行,通過《關於難民和移民的紐約宣言》。
國際社會作出一系列承諾,包括保護移民和難民權利,例如向兒童提供教育,強調移民所做的積極貢獻,改善人道主義救援等。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15年9月時強調,各歐盟國及領導人應遵守國際義務,本茪H道精神,協調歐洲難民和移民政策。
聯合國促各國協調 遵守國際義務
法國是其中一個在難民取態上較溫和的國家。雖然巴黎多處地方2015年11月遭到伊斯蘭國(ISIS)恐怖襲擊,造成逾130人死亡、368人受傷,有報道更稱襲擊者中有人利用難民身分潛入歐洲,但法國總統奧朗德堅持協助難民是人道責任,法國仍會根據歐洲安置難民計劃的承諾,在2016至2017年內接受不多於3萬的難民。但為維護國土安全,法國會加強邊境保安,確認進入歐洲與法國的民眾身分。奧朗德2016年9月強調,歐盟各成員國在接收難民一事上出現嚴重分歧,需要重建信任,邊境管控措施應該是用以遣返不符合資格者。英國時任首相卡梅倫亦在2015年宣布將在未來5年接收2萬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稱這是「道德責任」。
德國接收大量的難民,理由之一是德國正面臨人口萎縮的危機,所以輸入一定數量的青壯年外來移民,可彌補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化導致的勞動力不足。總理默克爾表示,如果德國能夠完成接收難民的艱巨任務,大量人口流入社會,可令德國經濟受益。
德國統計部門推算,到2060年底,德國人口將由現時約8100萬跌至6800萬至7300萬。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迪特.蔡澈2015年9月曾表示,大多數難民不但年輕,受過良好教育,而且有上進心,打算從難民中招攬員工,以彌補人手不足。
德國政府為難民提供語言課程、職業訓練及其他福利。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15年公布的數據,德國承諾通過其人道收容項目和個人資助為敘利亞難民提供3.5萬個安置地點,佔歐洲的75%。
德經援非洲國家 非國接回難民
不過,默克爾對敘利亞難民採取的包容政策,引起國內反彈,加上2016年德國發生多宗涉及難民的暴力或性侵事件,難民政策更受質疑。雖然默克爾強調,德國將堅持自己的原則,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庇護,但她亦承認恐襲對於收容難民的國家來說是一種嘲諷,難民須在戰亂平息後回到自己的國家。她在2016年10月走訪了部分非洲國家,提出以經濟援助作交換,使他們接回難民。歐盟10月與阿富汗達成協議,在2020年前,每年給阿富汗15億美元發展援助,阿富汗則接受歐洲遣返難民,數目不限。
■評論摘錄— 反對接收難民
◆難民無止境湧入難承擔
瑞典首相勒文指出,隨荋擗J的難民愈來愈多,瑞典無法持續目前的處境,必須採取措施減少難民申請的數量。他也敦促歐洲各國分擔收容難民的責任,否則歐盟本身就會岌岌可危。——瑞典首相勒文
移民代表恐襲危機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批評移民是代表威脅公眾安全和恐襲危機,對匈牙利而言像「毒藥」一樣,加上難民絕大多數是穆斯林而不是基督徒,但歐洲和歐洲的身分卻建立在基督教之上,歐盟應嚴守邊界,拒絕讓穆斯林難民進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須剷除原教旨主義
法國極右「國民陣線」馬林勒龐在巴黎恐襲後,強調應禁絕一切移民進入法國的主張,她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必須被剷除,法國必須要禁止伊斯蘭組織,驅逐潛入國家散播仇恨的外國人以及非法移民。——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領袖馬林勒龐
?解讀
收容難民要提供食宿,成本高昂,加上戰亂不斷,難民人數持續上升,部分歐洲國家的難民政策漸由開放轉趨保守。德國、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和法國已實施臨時邊境管制,匈牙利、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甚至曾關閉邊境。歐盟理事會主席2016年9月亦表示,歐洲接待難民的能力已經接近極限。
關閉邊境 打破歐洲一體
瑞典是歐洲對難民接受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有「庇護天堂」之稱。2015年,瑞典收到逾16萬份難民的庇護申請,對比國內人口的比率是歐洲之冠。但隨蚚囓謎ぁ媦W多,不勝負荷,瑞典於2016年1月,半世紀以來首次ㄟ妏嚝F國丹麥的邊境管制,要求所有過境者出示有效身分證明文件,導致難民入境數量驟減。內政部長伊格曼表示,未來幾年內會將多達6萬至8萬名尋求庇護失敗的難民驅逐出境。丹麥亦在同期推出一項被批評為「集中營手法」的新規,容許警員搜查尋求庇護者的隨身物件,沒收價值相當於1.1萬港元以上的財物,又要求難民須逗留該國滿3年才能申請家庭團聚。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解釋,沒收的財物會用於尋求庇護者食宿開支,原意與丹麥國內申請社會福利者一樣,他們的收入必須「上繳」到一定程度,才合資格申請福利津貼。
2015年,歐盟提出難民分攤方案,波蘭、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組成的「維謝格拉德集團」(簡稱V4)普遍不滿分配方案。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擔心穆斯林難民和國內的基督教徒會產生宗教衝突。匈牙利於2015年起更在邊境築起175公里長圍欄,又通過阻擋偷渡者法案,規定擅自穿越新圍欄者可判囚3年。匈牙利曾封鎖邊境,同年9月有滯留邊境城鎮勒斯凱的偷渡者與匈牙利警員衝突,當局出動水炮和催淚彈阻擋人群由塞爾維亞入境。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事件表示震驚。匈牙利2016年10月就是否接受歐盟難民配額舉行公投,雖然因為投票率不足50%而沒有法律效力,但有投票的選民九成八反對配額。
歐洲多宗恐怖襲擊和暴力、性侵事件疑與難民有關,亦引起公眾恐慌。德國2016年7月經歷血腥一周,接連發生4宗襲擊案,其中3宗涉及難民。社會主流輿論雖將難民與恐怖主義區分,但質疑總理默克爾難民政策的聲音漸生。
默克爾的黨友舒斯特稱,德國現在需要的不是「歡迎文化」,而是「再見文化」,停止收容難民。德國左翼黨領袖瓦根克內希特稱,襲擊顯示接收並融合大量難民,遠較默克爾所謂的「我們可以做到」困難,批評其難民政策鹵莽,強調當局須確保國民安全。2016年聖誕前,柏林發生重型貨車衝向聖誕市集人群事件,至少12人死亡。總理默克爾表示,如果確認事件是來德國尋求庇護的難民所為,「對我們來說會是很難承受的」。
不同意「多元文化」使國家宜居
移民和難民政策引起資源分配、治安等爭議。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公布的民調顯示,多數歐洲受訪者質疑穆斯林移民拒絕融入本國習俗,其中以希臘(78%)和匈牙利(76%)對穆斯林感覺最為負面。他們又普遍質疑難民會增加國內發生恐襲的風險,匈牙利(76%)比例最高。至於當被問及多元文化主義是否令國家變成「更適合居住的地方」,受訪者表示同意的國家全部比例低於四成,希臘甚至低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