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能源科技與環境 ˙保育×古蹟評級 新聞撮要 有國際組織去信古物諮詢委員會,憂慮面臨財團積極收購的北角皇都戲院會被清拆,指戲院頂部拋物線狀飛拱是全球劇場界獨一無二的設計,促請古諮會牽頭鼓勵保留。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皇都戲院評為三級,即評級中的最低級。古諮會有委員質疑皇都戲院值得更高評級,決定押後表決,擱置通過古蹟辦的建議,並要求古蹟辦再深入研究皇都戲院歷史。 拋物線飛拱 全球劇場獨有 屹立北角64年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曾是擁有逾千座位的大劇院,是北角地標,建築物的弧形立面有出自名畫家梅雨天手筆、題為《蟬迷董卓》的浮雕,近日浮雕因廣告牌被拆而重見天日。國際保育專業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為皇都戲院發出「保育警示」(heritage in danger),負責撰寫報告的德國學者形容飛拱十分獨特,肯定戲院在香港及國際歷史建築的地位,應獲最高級別的保育處理,「強烈希望翻新,而非傳聞中的清拆」。 該組織認為,皇都戲院曾提供地下停車場,屬當時全港首創,擔心一旦財團完成收購,戲院很大可能被拆卸並重建作商業或住宅發展,認為清拆決定須三思,否則會對本港及近代建築歷史造成重大損失。 古蹟辦解釋皇都在評分準則之一的「保存原貌」上得分較低,尤其是戲院1997年結業後改為桌球會所,昔日的戲院元素消失不少。 古蹟辦:評三級因原貌已變 關注皇都戲院去留的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指出,戲院見證本港電影光輝歲月,亦有不少市民看電影的回憶,加上設計獨特,最少值評一級。中大建築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文物主任吳韻怡亦認為評級太低,指不能單從建築角度出發評級,亦應考慮戲院的歷史價值。公民黨陳淑莊建議政府復修皇都戲院,同時可解決區內缺乏戲院問題。 ——綜合《明報》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