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以暴易暴╱孰對孰錯?

[2016.03.11] 發表
(圖: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本應喜慶的新年,因旺角大衝突而變得怒氣}天,誰是誰非吵得沸沸揚揚。但無論是勇武派聲稱的官逼民反,還是警察聲稱自保的擲磚還擊,都有以暴易暴的影子,對一貫「和諧」的中國人而言,對錯如何評斷?

現在我們說到「以暴易暴」,感覺像是邪惡無比,但從其出處了解,卻是另一回事。這個成語出自《史記•伯夷列傳》,本是用來罵周武王:伯夷、叔齊批評武王伐紂不孝(不葬父而動兵)不仁(以臣弒君),寧願餓死山野也不願仕周,作歌謂「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從古人大多讚許伯夷、叔齊來看,莫非打天下的開國之君都非好人?

武王「以暴易暴」 傳統視作神聖

的確,就像現在官方不停強調和諧,傳統的理想世界正是《禮記•禮運》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每個人都講求道德,安居和樂,國君樂於禪讓,傳說這是五帝時代的面貌。但這畢竟是傳說,現實卻是在夏商周「家天下」之下,人人講求利己而禍亂漸起,因而社會祈求的便是回復和平。故商湯、周武王才會受尊崇——正如孟子說武王伐紂只是殺賊(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能消滅暴君使社會和平的就是聖人,這種「以暴易暴」反而是神聖的。至於伯夷、叔齊,古人讚的只是他們貫徹自我而已。

傳統視紂王為賊,源於孟子認為國君要治好國家以得民心,即民本思想。但事實上孟子學說從未實行,而後世採用的儒術,卻茞援韞O君主擁有超然地位,儒家原本給君主的道德枷鎖遂告無效。到頭來歷史不斷重演:當君主昏庸而民不聊生,社會無任何辦法制衡,欲「以暴易暴」的民變於焉沓至。

古代知識分子 從民變尋施政得失

但該如何看待民變,史書立場卻迥異:《明史》視李自成為流寇,《史記》、《漢書》卻視陳勝為先導者。說穿了這不過是成王敗寇——李自成是清的敵人而被貶,陳勝是漢的墊腳石而獲褒。在這種邏輯下,政權自會視民變為造反。但有識之士卻會視作警號,如漢末黃巾之亂,劉陶、傅燮等官員便直言源自政治腐敗;明代中葉荊襄一帶(今湖北)民變屢起,官員便改革地方體制收容流民,亂事不再;當然最有名的是北宋民變被改寫為官逼民反的《水滸傳》。也就是說,知識分子從民變中看到的,很多時是施政缺失。

說起來,古今何其相似,古代愛劫掠屠殺的民變(例如唐末黃巢)受後世非議,現在可能鬧出人命的暴力示威也同樣受鞭撻。但若當權者只急荇M上暴亂標籤而忽略施政問題,那何異於暴君?

■文化解碼

紂王是暴君嗎?

傳統教導我們紂王是暴君,但從《尚書》到《封神演義》都詬病的「寵信婦人」,在甲骨文中卻未見佐證;而古代帝王愛好的人殉,商末還不如周朝多。雖然紂王確實征戰過度,但他征伐東方擴大了商朝勢力,並非毫無意義。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弟子子貢已認為紂王不如傳說般可惡(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傳統會這樣描述,源於這些記述都來自周朝。作為首個體制完備的朝代,中華文明主要成形於周朝(儒家正是追慕周禮),周朝成為「文化正統」,敗亡的紂王從此被不斷醜化。這種文化奠定模式並不罕見,日本8世紀編纂官方神話及歷史,把地方勢力收編入以天皇為首的文化體系中,天皇自此便成為不可撼動的存在。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春朝」一刻值千金(懶惰漢的懶惰想頭之一)╱梁遇春
【明報專訊】[1] 十年來,求師訪友,足[走遍天涯,回想起來給我最大益處的卻是「遲起」,因為我現在腦子堜狾釣Щo明的想頭,靈活的意思多半是早... 詳情
【明報專訊】(1)試根據〈山居秋暝〉,分析下列詩句所刻劃的景物有何特色?(4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 詳情
5**寫作:〈有一種溫暖來自自身〉
【明報專訊】我們總以為,一切溫暖來自我們體外。比如太陽、火爐,殊不知,我們的心就是一顆太陽、一隻火爐。當我們處於寒冷、孤獨、寂寞的時候,我們... 詳情
綜合能力:交通發展
【明報專訊】寫一寫:以香江中學交通學會會長萬紀屭迨擘g一封建議書,致函香江區區議會,指出香江中學學生上學時面對的兩項交通問題,再提出兩個建議... 詳情
【明報專訊】卷四說話能力佔中文科全卷14%,關乎整個應試信心,切勿掉以輕心。主考員給分包括兩部分:闡述語言及應對態度。即是說,只要我態度良好...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