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會對露宿者關注增加,不少學校帶學生探訪聚居於深水埗玉器市場橋底的露宿者,望培養學生同理心和服務精神。但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指出,除齊賀節日等特殊情况外,一次性的探訪並不理想,因不少露宿者已感到被社會離棄,學生探完一次「無回頭」,露宿者未必好受,有些甚至質疑學生探訪「是否為了交功課?」他建議學校安排學生與曾露宿人士組成的曙光足球隊對賽,兼為他們籌款,接觸並服務露宿者。
見面一次難深談 易損街友尊嚴
現時玉器市場橋底幾乎每逢周末都有教會人士及年輕人探望露宿者。吳衛東(圖)說,教會是持續探訪,學校則較多是一次性探訪,他欣賞港人關懷露宿者,但認為一次性的做法不理想,因雙方初次見面,難以真正聊天鼓勵,「露宿者93%是男性,自尊心較強,不想你問很敏感的問題,不想拍照。你可能滿腔熱情,但不要假設你走過去,他們就很開心,他們有尊嚴」。
他提醒,露宿者不喜歡被問「為何露宿」、「家人去了哪裏」,要經多次探訪,熟悉對方個性,建立關係才可觸及這些話題。他又說不少露宿者自覺是失敗者,沒家庭、被社會放棄,學生探訪一次後不再回去,露宿者又會別有感受,間中亦有露宿者問,學生是否為交功課而探訪。
若學校仍希望安排一次性的探訪,吳建議僅在特殊日子進行,例如寒天時派禦寒衣物或熱湯,或與露宿者共賀節日,他們會明白該探訪是個別情况。他又指出,探訪不應有太多人參與,「20人已經很多,見到一班人走過來,無家者都有壓力」,有時很多學生圍着一名露宿者,呆呆站着,不知該擔當什麼角色,就與同學聊起天來,這亦會令露宿者感到不被尊重。
建議節日探訪 賣旗現服務精神
學校若想讓學生認識露宿者狀况,其實可安排校隊與社協的曙光足球隊舉行慈善賽,曙光隊員作為「過來人」較願分享露宿經歷,雙方成員可在中場休息時傾談,過往亦有學校藉賽事籌款,用以資助曙光隊赴海外參與「無家者世界盃」。吳補充,學生為服務露宿者的機構賣旗籌款,其實也可體現服務精神,社協亦會應邀到校講解露宿者問題,指出露宿既源於個人因素,如有逾一成人濫藥,亦源於租金太貴,講者會同時帶出勿歧視露宿者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