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僑行政總裁譚阜全擔任加拿大中信中心總幹事,昨日正式履新。譚阜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期望中信中心可以在沒有政府撥款幫助下「自給自足」,並考慮發展社會企業,增加收入,幫助華裔社區和弱勢社群。 明報記者伍暟婷 譚阜全說卸任中僑行政總裁一職後,先後在兩間大學攻讀神學,期間在中信中心擔任董事局成員。他說總幹事一職已經懸空了四年,他畢業後成功通過面試,笑說要展開人生的「下半場」。 譚阜全說,中信中心99%的經費都是來自捐款和活動收費,與在中僑時有政府撥款的情況很不同。他解釋,中僑與政府通常是以合約形式合作,因此服務種類已經有一個大方向,而中信中心因沒有這個限制而令其服務更有彈性,可以照顧到其他機構沒有觸及的地方,例如危疾人士照顧與輔導、自閉症兒童服務和親子關係等,提供華語服務,並協助包括原住民在內的弱勢社群。 但另一方面,缺乏政府資助亦是中信中心要克服的挑戰,譚阜全希望做到「自給自足」,計劃開設社會企業擴大財政來源。譚阜全說,現時中信中心已經設立了臨時書攤,他希望可以擴充規模經營小型書店,將收益撥給中信中心。譚阜全表示,如果反應理想,可以更進一步開設咖啡書店,並且推出電子書,以增加收入。 譚阜全又以農夫耕作為比喻,指中信中心就像農夫,要靠自己努力在基層耕作,與有需要的人分享成果,並希望受惠的人可以回饋社會,做義工或捐款,成為田地的新肥料,協助新苗茁壯成長,達致種族和諧,並提升華人在主流社會的公信力。 譚阜全亦認為,大溫地區的移民人口已踏入了「收割期」,上世紀90年代的移民在多方資源的幫助下,已經融入社會,甚至有條件在主流社會作出貢獻,而這批所謂的「老華僑」以及他們的下一代,是華人社區的重要資產,能夠擔當新移民與主流社會的特使和橋樑。譚阜全指,目前最重要的是找人去「收割」這筆資產,不要浪費這個促進種族和諧的好機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