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實戰場﹕溝通題 一點兩面談看法

[2016.01.29] 發表
(1號考生)陳宇航 中六(左一)、(2號考生)鉈旨 中六(左二)、(3號考生)林芷忻 中六(中)、(4號考生)黎婷欣 中六(右二)、(5號考生)潘曉彤 中六(右一) (圖:司徒俊樂)

【明報專訊】「談意見╱看法」的溝通題看似信手拈來,可以輕鬆應對。但原來此題型最忌有強硬取態,否定別人;反而要持開放態度,從多方面論述。怎樣的發言才見到「真功夫」,成功取分?首輪重要,承接、引導也重要!

討論題目一:

古語有云:「子好直言,必及於難。」;也有人認為待人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試談談你的看法。

*是次5人小組討論時間15分鐘

參與是次聯校中文科口語溝通演練活動學校包括:

屯門天主教中學、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南屯門官立中學、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裘錦秋中學(元朗)、新生命教育協會平安福音中學

˙(1號考生)陳宇航 中六

˙(2號考生)鉈旨 中六

˙(3號考生)林芷忻 中六

˙(4號考生)黎婷欣 中六

˙(5號考生)潘曉彤 中六

首輪發言節錄:

1號:古語有云:「子好直言,必及於難」,但亦有人認為人應該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認為前句「子好直言,必及於難」……是說人與人溝通時的說話技巧,以至是他的內容。而後句是說待人接物的態度。兩句之間沒有直接的矛盾,應視乎情G才決定是否合用。如古代臣子進諫,要視乎君主本身的價值觀與性格。大家想想商朝的比干,當他對紂王直斥其非,便遭受殺身之禍……

2號:我覺得應該要就情G而言,可以分為兩個準則。第一是對人,第二是對事。針對人方面,我覺得應該是「子好直言,必及於難」,應是要有所避而不可盡吐,這是出於人際關係上的考量。……第二就是針對人(事)的準則,應該要出於為事情大局考量。……從前怎會有男女平等、種族平等呢?就是當時社會上的人覺得不公平,提出意見,社會才有進步。所以這兩句應該是視乎情G有不同的準則。

3號:我很同意剛才兩位同學的說法,即視乎情G而定。而我的準則是視乎對方的性格、對方是誰、和你的關係、以及場合而定。首先由對方的性格說起,如果對方比較大方,我覺得不妨直言。但如果對方比較小器,太過直接跟對方說,去批評對方,對方的自尊心便會受損了。……所以我認為,應付不同的人時,應要注意說話內容和技巧。

4號:我同意以上三位同學的說法。在不同的情G、事情、或場合才決定是「言」或「不言」。如要考慮到事情的逼切性和後果,……如跟陌生人說話時,應不應直言將所有私隱說出來呢?這也是要考慮的。又如在莊嚴的場合,老師發言時說錯了話,我們又應不應該直接批評該老師呢?古語說「沉默是金」,即沉默有它的好處。所以,我們應考慮到事情的場合、逼切性和後果。

5號:我也同意以上四位同學的說法。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覺得應該以「德」為準則。說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認為如果知道對方有錯,不說出來便會令對方一錯再錯。而這句「子好直言,必及於難」則是說直言會容易傷害朋友,但我覺得這樣做,可避免到朋友的過錯,……即他所做的有否違反德行。我在討論過程中會加以補充。

文、圖:司徒俊樂

《語文同樂 169期》

更多教育
生活文學﹕西西 從存在到我城
【明報專訊】最近,作家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的第二輯在香港公映,其中有香港作家劉以鬯的《1918》、西西的《我城》、也斯的《東西》。《... 詳情
紀錄片放映
【明報專訊】西西《我城》(他們在島嶼寫作II)不少場次門票已售罄,尚有以下場次(至截稿日計): 戲院:香港中環PALACE ifc ... 詳情
博看世界﹕祝福的印記——傳統童服堛漪G事
【明報專訊】孩子是父母的寶貝,更是家族血脈的延續。中國人視新生嬰兒的降臨為家庭的頭等喜事。婦女在懷孕期間,已經開始為即將出生的孩兒縫製各式各... 詳情
【明報專訊】[1] 老家在偏僻的山腳邊,不是五光十彩的都市,而是天造地設一色綠的山野。小女兒剛回來,第一個最攫引她的便是東邊的山,尤其是那高... 詳情
【明報專訊】「語言描寫」是常用的寫人手法。通過語言,可以了解人物的為人、身分、背景、心理狀態,但不容易寫得傳神。試看以下例子: 「黃大...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