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效應 京產房預約爆滿
迎猴年生育高峰 醫護短缺三成

[2015.12.12] 發表
3年前,陝西西安一名孕婦(前)誕下一對試管雙胞胎。有專家估計,內地全面開放二孩後,試管嬰兒的需求勢必上漲。(路透社)

【明報專訊】內地開放二孩政策,加上猴年即將到來,北京有大醫院產科預約排到明年7月,牀位利用率超過120%,醫護人員卻短缺三成。明年各大城市醫院將面對生育高峰的首輪壓力。

婦產醫院產牀排至明年7月

《人民日報》報道,北京婦產醫院的孕婦檔案已排至明年7月,這意味着7月以前的產牀已排滿,未建檔的孕婦很難在該醫院生產。在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中,猴是較受人喜愛的屬相,不少父母計劃誕猴年寶寶。北京婦產醫院產科主任范玲稱,「大家希望生個『猴寶寶』,這已經成為我們產科的規律。也有一些符合政策生二孩的,但增長比較平穩」。她說,該院產科向來牀位緊張,200張牀位利用率基本在120%以上,按照科學牀位比來看,醫生、護士人手顯得不足,缺口約三分之一。

可生二孩人群集中居住城市

內地符合二孩政策的9000萬人群,大部分住在城市,如果這部分人近幾年內集中釋放生育壓力,勢必造成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婦產科資源緊張。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指出,全國現有優質婦幼助產機構的資源,與群眾需求還有差距。加上大量流動人口在常住地城市生育,全面二孩目標人群中的農村或中小城市一些家庭選擇到大中城市分娩,原本已「一牀難求」的城市三級甲級醫院產科牀位更搶手。三級甲級醫院是擁有至少501張病牀、醫療水準較高的醫院。

楊文莊稱,北京有近130家婦幼和助產機構,每年能接收的產婦在26萬人左右,但目前月建檔量逾3萬,全年分娩量預計超過30萬。其他一線大城市的情况也類似。

楊文莊指出,國家將加大社會投入,加強分級診療和基層培訓,引導群眾合理地選擇助產服務機構。范玲認為,產牀緊張是結構性的、相對的,很多民營醫院、一級醫院的產科牀位住不滿,需要建立分級轉診機制,分流部分孕婦到民營和一級醫療機構產檢,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壓力。

優質助產資源緊張,兒科醫生資源也面臨挑戰。《北京青年報》報道,目前內地兒科執業(助理)醫師短缺約20萬人,每1000名14歲以下兒童僅有兒科醫生0.26人,距千分之一的國際標準相差甚遠;兒科執業(助理)醫師中有23%為助理醫師,本科以上學歷僅佔33%,遠低於臨牀執業(助理)醫師中本科以上學歷比例(49.1%)。

兒科醫生緊缺 醫患比例不達標

另據中新網引述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熊煌稱,2014年中國的剖腹產率為35%,比例偏高(見另稿);「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高齡產婦的比例會有所增高,衛計委將加強對專業助產師的培養,將降低剖腹產率納入目標。

更多中國要聞
專家稱,全面二孩的到來,讓更多企業單位在招聘女性時多了一條不錄用的理由,勢必造成新的就業歧視。近年內地從事非農業工作的婦女因生育中斷就業的比... 詳情
世銀:中國恐「未富先老」
【明報專訊】世界銀行周三警告,中國的勞動人口到2040年將減少逾10%,等同於淨減少9000萬勞動力。儘管中國近期已放寬獨生子女政策,但撫養... 詳情
三成半孕婦剖腹產 內地擬嚴控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內地10個產婦中就有3.5個進行剖腹產,遠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15%剖腹產率警戒線。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熊煌昨日表示,雖然... 詳情
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由於下周習近平、李克強的外事活動日程滿滿而傳出了種種變數。 習李外事頻 或創會期最遲紀錄 一種看法是... 詳情
北京重現藍天
在經過最嚴重的霧霾紅色預警之後,北京市前日又恢復了藍天。圖為9日(上)與10日(下)在北京同一地點拍攝的對比圖。(法新社)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