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路政署在3日前晚上10時59分出稿公布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延遲至2017年底完工,並扼要交代工程面對物料供應不穩、勞工短缺、航空高度限制、環保限制,以及填海沉降表現較預期慢等施工困難。路政署長劉家強昨於記者會上進一步解釋,透露早於2013年下旬,由於廣東省限制石場開採量,令用作填海的大型石塊至今仍供應緊張,決定改用混凝土預製構件。 運輸及房屋局今年4月的立法會文件顯示,香港口岸的填海工程截至3月完成78%。劉家強透露,自2013年下旬,用作建造堆石海堤的大型石塊供應緊張,指由於廣東省因應環保理由,限制石場開採量,內地部分石場更被整頓,令石塊供應至今仍緊張,故改用混凝土預製大型構件,改善物料供應不穩。他又指需動用另一種填海物料海沙的工程已完成,故毋須再輸入海沙,並強調對填海沉降表現已有較好把握。 跑道封閉時間改 可動工時間減 由於人工島鄰近機場,劉家強指受機場的高度限制影響,建造人工島所用的機械不能太高,負責承建商原本打算趁機場部分跑道晚上關閉後才開工,惟「入場」才發現跑道封閉時間改了,「令可動工的時間減少,需改變工序。」 環保限制方面,劉家強則解釋受「建築噪音許可證」的嚴格限制,可使用的施工方法及機械數目有限,影響晚間施工的可行性及趕工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