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土主義近年抬頭,中港矛盾湧現,教育學院成立本港首間專注研究香港本土課題的「香港研究學院」,擔任總監的呂大樂批評,現時坊間一些提倡本土的人論述粗疏,流於情緒化,反問標榜「香港人」的一派,如何定義「香港人」,如外國出生,香港長大,死後葬美國的已故巨星李小龍,是不是香港人?是不是本土?
明報記者 渠贇
教院的「香港研究學院」由社會學學者呂大樂掌舵擔任總監,年輕學者方志睅嵽籊銊々漶C呂大樂說,學院研究題材「百無禁忌」,只需嚴謹,但他預告,他們的學術研究,不會為現在「去殖化」、「港獨」等問題提供是對是錯的答案。
指「獅子山下」未必較包容
要研究「本土」、「香港」,呂大樂認為,要先還原基本步,從什麼是香港人開始發問。對於香港出生即香港人的簡單切割,呂大樂談起一個笑話。他說,曾帶學生參觀李小龍的展覽,「第一件事要面對的就是李小龍在三藩市出生,童年在香港,十幾二十歲又去了外國,返一返來跟住出名了,死了都不是葬於香港,葬在西雅圖。那他是不是香港人呢?」呂大樂說,很多時候所謂「香港的」,如香港人定義一樣,若刨根問底,都挖不到根所在,因為很多東西是借來,再加工改造。
呂大樂看似在批判本土派,但話鋒一轉,他又批判部分人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早前重提要學習過去獅子山下的包容精神。呂大樂說:「那時候我們都不知,亦都不理,你在哪堨X世,對我來講是irrelevant(不重要),因為身邊有一半人都不是香港出生……但這又是否代表我們以前包容點呢?又可能不是,因為以前這根本不是問題,沒有重要性。」
無法解答港獨對錯
呂大樂指出,香港研究的特點最重要是「與社會對話」,指過去部分香港研究「搔不正癢處」,與社會脫節。他說,未來不排除任何有關香港的研究題材,包括區域融合、香港管治,以及身分認同等問題。
對於現時港獨、本土思潮的爭議,呂認為研究並不能給予答案,「無一個研究可以答到你,港獨好或不好,沒有是或非、對與錯」,這並非學術研究的題目,他也並不關心,「鍾意咪好囉,唔鍾意咪唔好囉」。
批坊間論述粗疏 難作學術對話
呂大樂認為,現在有關本土的討論過於情緒化,「我想是怎樣,多於事件本身應是怎樣」。不用facebook的他說,曾有學生告訴他,學術文章上網兩日已被人「剷死」,他不以為然,認為「鬧就鬧吧,無所謂」。他又隨手從包內翻出了一本小書《論歸英》,表示自己也有研讀,但認為類似論述過於粗疏、有漏洞,很難在學術研究上與其認真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