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東區醫院今年8月斷錯症,誤將一名64歲肺結核男病人診斷為肺癌,錯切其右下方肺。調查委員會已完成調查,指出涉事病人抽取的活組織樣本中,帶有另一個確診惡性腫瘤病人的活組織細胞,導致診斷有誤。委員會稱收集樣本、於實驗室內包裝及加入石蠟固定樣本作進一步化驗,合共3個環節會導致樣本受到污染,需全面改善。不過,事故卻無人被問責,東區醫院亦沒交代涉及多少醫護及其所屬職位,有病人組織批評調查報告猶如「交行貨」。 沒交代涉事職員數目職系 東區醫院稱會落實委員會的建議,並已向病人交代報告內容,並指病人公布事故時已出院,其目前情G穩定。本報昨向該院查詢事故涉及的部門、職員數目及所屬職系,發言人表示,調查報告指出會導致樣本受污染的3個環節涉X光部及化驗室,但沒交代涉及的職員數目及職系。至於是否有人要受懲處,發言人指委員會未有提出個別地方最有問題。 調查報告指委員會會見相關職員、審視整個樣本收集、運送及處理工作流程,及檢視相關職員的專業資格及當日人手,認為過程中有3個環節會導致樣本受到污染,包括收集樣本、於實驗室內包裝及加入石蠟固定樣本。 委員會就事件提出3個建議,其一是收集病人樣本時不能使用已開封或封條破損的樣本瓶,另於核對病人身分後盡快在樣本瓶上標示,並詳細記錄有關樣本的種類等資料;其二是分開處理相同類型病人樣本,及避免重複使用處理樣本工具;其三是加強覆檢及追蹤流程,於樣本包裝過程中實施雙重檢查,並確保日後能重組樣本處理過程,尤其是樣本包裝及固定程序。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整個化驗程序由不同人負責,或較難說明誰明顯出錯。他稱,即使醫院改善流程,最重要是醫護人員謹慎工作,否則仍會出錯。香港病人政策連線發言人曾建平表示,不滿調查報告猶如「交行貨」,並稱報告應交代牽涉哪些職系的醫護人員,並應提醒及教育他們。他亦關注院方要確保足夠人手,執行調查中的改善建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