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記者陳志強報道】卑詩省府日前公布一項關於菲沙河走廊(Fraser Corridor)沿岸華人遺蹟的研究,並發表影片推介這些深具歷史價值、證明華人在本省開埠之初已參與建設的遺蹟,其中一個地點便是阿力山德橋(Alexandra Bridge),這道鐵橋曾是橫過菲沙河的唯一橋樑,也是當時陸地運輸最重要的橋頭堡。本文介紹阿力山德橋的現況,而原住民及歷史學家正努力爭取為這座鐵鏽鐵橋進行保育。
保留鐵橋要籌數百萬元
一座華裔先僑在150多年前有份參與興建的內陸鐵橋,棄置了將近半個世紀,依然屹立在菲沙河峽谷之上,雖然鏽[斑斑,水泥開始崩裂,但仍然吸引到不少遊人到來觀賞。目前,當地原住民部落與華人歷史學家都在為保存這一座卑詩古蹟而奔走,只是成本數以百萬元計,保存計劃正在艱難啟步。
這座與華工有深厚歷史淵源的舊阿力山德橋(Alexandra Bridge)位於斯普森(Spuzzum)以北2公里、合普(Hope)以北40公里之處,鄰近耶魯(Yale)及列頓(Lytton),是一座橫跨菲沙河的吊橋。
最初的阿力山德橋於1861年興建,動用到華人與原住民勞工,是華人很早就參與本省基礎建設的明證。該橋以當年的威爾斯公主阿力山德(Princess Alexandra of Wales)命名。
該橋取代原先位於斯普森(Spuzzum)的纜索渡輪,為橫跨菲沙河的交通帶來極大便利,讓卡里埔馬車公路(The Cariboo Wagon Road)得以由內陸的耶魯(Yale)一直伸延至奎尼爾(Quesnel)。
這座橋在1912年因經受水災被拆卸,但後來在原有橋樑的地點上再次興建,並在1926年完工。
不過,新的阿力山德橋則在1960年代建成,位於原橋的下流不遠處。而舊阿力山德橋自1964年以來,便停止接載汽車交通。半個世紀之後,該橋仍然屹立不倒。原橋的金屬部件鏽[斑斑,水泥橋柱也開始碎裂脫落,但該橋仍然吸引到不少人參觀。
交通樞紐孕育文化
歷史學家蔡小珊指出,舊阿力山德橋的歷史意義深遠,首座橋樑本來是方便在菲沙峽谷的淘金者前往卡里埔新淘金區。她指出,橋樑位置本來就是一個交通樞紐,不少原住民的小徑貫通該地點。這也是不少原住民文化的發源地,包括三文魚撈捕、織籃手工藝等。
蔡小珊認為,該橋不僅是加拿大交通歷史的一個重要地標,對於華人也具備歷史價值。橋樑附近一帶與華人的歷史淵源深厚,這包括華人與原住民勞工受僱建設橋樑。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在1880年開始修建時,當修建至斯普森(Spuzzum)地域時,不少受僱的華工在橋樑附近的阿力山德懸崖(Alexandra Bluff)紮營。該路段的地勢最為險要,不少華工因為爆炸或是墜石而喪命,部分死者可能至今埋葬在該地。
蔡小珊指出,當時華人與原住民的關係和洽,已經過世的斯普森(Spuzzum)原住民部族長老約克(Annie York)曾經對蔡小珊憶述,她爸爸最要好朋友便是一名修建鐵路的華工。約克也記得當年在斯普森(Spuzzum)居住的一名華人醫生阿青(Ah Ching,譯音),而且印象深刻,指出他與當地一名原住民女子結婚,顯示早期華人移民與原住民的關係曾經十分緊密。在1926年重建的阿力山德橋,蔡小珊估計有不少華人受僱,因為附近一帶當年居住有不少華人。華人不僅刻苦耐勞,而且擁有技術,是基礎建設的好手。
舊橋整修可成教育旅遊景點
蔡小珊又指出,舊阿力山德橋雖然已經棄置,但至今仍然有不少遊人參觀,原因是在橋上可以俯瞰菲沙河與菲沙峽谷的壯麗景觀。
她希望舊阿力山德橋得以保存,認為該橋兼具旅遊及教育價值。她說,這座舊橋應該開發為一個旅遊景點,並進行整修,確保橋樑安全,可以容納維修設備、應急車輛及大量行人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