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香港大學牙醫學院3名一年級學生各有宏願和故事,有人坦言受自身哨牙經歷影響,亦有人冀為港人帶來笑容,及增強社會對口腔健康的意識。牙醫學院今年收生54人,其中七成為女生,院長指牙醫生活相對穩定,或吸引較多女性入行,但強調成為牙醫不分性別。
港大牙醫學院今年七成女生
畢業於藍田聖保祿中學的黃海旋,在文憑試獲7科5**。她兒時有嚴重哨牙,10歲開始求診,感受到牙醫護理病人的細心,「箍牙後會覺得個人有自信」。該牙醫到內地義診的經歷加深她對行業的興趣,視他為榜樣,冀憑專業助人,打算成為兒科牙醫。
在IB課程取得滿分的真道書院畢業生梁樂珩稱,喜愛見他人展現笑容,而牙醫有能力透過洗牙等服務為人帶來笑容,「香港人唔係成日笑,希望畀佢哋放膽咁笑」。被問到有否考慮成為藥劑師或醫生,她指牙醫比藥劑師有更多與人溝通機會,而她亦擔憂未能處理醫生面對生死時的情緒,遂決定選牙科。GCE A-level 6科奪A*的鄭宇軒稱,留意到港人口腔護理意識較弱,不少人有牙周病,冀為本地病人服務。
下年將增20學位
港大牙醫學院今年收生中七成為女學生,較4年前高出兩成。牙醫學院院長傅立明認為,牙醫生活較醫生穩定,對體力要求較低,容許有較佳作息平衡,或吸引不少女性,但強調性別不左右學生成為牙醫的優勢。為迎合行業需求,他指下年度將增加20個學位。